7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病原细菌形态▲;植物病原细菌结构▲;细菌鞭毛;Functions in pathogenicity of flagella? ;性 纤 毛;芽 孢;菌 落;;用初染剂结晶紫进行初染,再用碘液媒染,然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复染剂(如番红)复染。经此方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使细菌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是由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实际上,当用结晶紫初染后,像简单染色法一样,所有细菌都被染成初染剂的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成结晶紫一碘的复合物,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当用脱色剂处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质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原生质;/education/K-12PlantPathways/TeachersGuide/Activities/DNA_Easy/text/Figure5.htm;G+细菌与G-细菌的特征 ;菌原体★ 没有细胞壁, 有细胞膜包围,无鞭毛。 ;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变异;繁殖:分裂繁殖 ;;接合;把基因定义为“能够表达出一个有功能的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的核酸序列;转化;溶源性转换;灭菌和消毒?;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与传播;自然寄主:自然条件下能够侵染的寄主 实验寄主:人工接种后可以侵染的寄主;★强寄生菌: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自然孔口入侵。 ★弱寄生菌: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的部位。;有一定的寄主范围 较窄: 水稻白叶枯,仅危害水稻; 棉角斑黄单胞菌只为害棉属植物 。 较宽: 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可以为害许多十字花科植物; 根癌土壤杆菌,可以为害600种以上的植物。 ;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的检测。;群体感应 外泌蛋白;群体感应 (quorum sensing) 细菌通过可自由扩散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信号分子(自动诱导信号分子(autoinducer) )进行个体细胞间信息交流,感应其自身群体密度的变化,当细菌达到一定浓度时,该信号分子达到一定的浓度阈值,细菌与细菌之间就会发出信号调整整个群体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应答。这一过程被称为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QS系统)。 ;当信号分子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改变细菌特定基因的表达,如生物膜的形成、生物发光行为、毒性基因的表达、孢子的形成以及抗药性的产生等 ;不同细菌QS 系统利用不同信号分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革兰氏阴性细菌一般利用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acyl - homoserine lactone, AHL) 及其类似物; 革兰氏阳性细菌利用寡肽类自诱导肽( autoinducingpeptide, AIP) 感知自身种群数量。 还有一类信号分子是呋喃酰硼酸二酯——自诱导剂- 2( autoinducer- 2, AI- 2) , 在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均存在, 它可感知其他种间细菌数量来调控自身行为 ;信号分子;蛋白分泌系统 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分泌到胞外的功能蛋白密切相关。目前发现细菌至少存在7种蛋白分泌系统,I- VII型分泌系统。 ;I型分泌系统(type I secretion system,T1SS ) 可将细菌分泌物(蛋白质)直接从胞质送达细胞表面,如大肠杆菌溶血素的分泌。 II型分泌系统(type II secretion system,T2SS ) 将蛋白质(信号肽)分泌到周质间隙,经切割加工后通过微孔蛋白穿越外膜分泌到胞外,如软腐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胞外酶就是通过该系统外泌的。 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 ) 植物病原菌主要利用该系统直接分泌效应分子至寄主植物细胞内,干扰或启动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 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 ) 植物病原菌主要利用该系统直接分泌效应分子至寄主植物细胞内,干扰或启动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 IV型分泌系统(type IV secretion system,T4SS )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