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 熔体中的夹杂物
1.2.1夹杂物的种类与形态
1.2.2夹杂物的来源与危害
1.2.3夹杂物的形成过程、气体与夹杂物的作用
1.2.4熔体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测方法;1.3.7铜及铜合金净化处理
(1)除气处理
a 除H处理(惰性气体除H、氧气除H、熔剂除H)
b 除O处理(脱氧剂脱O、过滤和喷粉脱O、熔剂脱O、
电介质脱O)
(2)除夹杂物处理(氧化法、熔剂法);1.2.1夹杂物的种类与形态
(1)夹杂物的种类
按结构类型:非金属化合物、氧化物、氯化物、硫化物
以及硅酸盐等。
按形态类型:夹杂可分为块状夹杂物 (其尺寸>10μm)
(破坏金属的完整性,形成流线)
和弥散夹杂物(其尺寸<5μm) (悬浮状态,形核核心)。;Al中Al2O3夹杂物的形态(三维);Al中团簇状Al2O3夹杂物的微观形态;金属流线形态;Al 在夹杂物上的形核;
(1)夹杂物的来源
杂质的吸收和积累主要是熔炼过程中,金属熔体与炉衬、炉渣、
炉气及操作工具相互作用的结果,夹杂主要是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夹杂物的生成途径主要是:
☆从炉村中吸收杂质;
☆从熔剂和熔炼添加剂中吸收杂质;
☆ 从炉气中反应并吸收杂质;
☆从炉料及炉渣中吸收杂质。;(2)夹杂物的危害 金属熔体凝固后,夹杂物便以固态分布于合金的晶体内、晶界或局部区域,对合金的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过程带来严重的危害。 铝合金熔体中的夹杂物通常以块状、针状、片状等形态存在,严重破坏材料基体的完整性,非金属氧化夹杂物与铝合金材料的基体有着不同的弹性模量,膨胀系数等性能参数,铝合金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在氧化夹杂相的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以及塑性,尤其是对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断裂产生严重的危害,脆硬的氧化夹杂相与铝合金基体有着较大的硬度差别,在加工变形过程中严重地阻碍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正常流动,同时脆硬的氧化夹杂相与合金基体间容易形成微裂纹和不均匀的变区,在应力作用下铝合金材料容易产生脆断,合金材料中的氧化夹杂相与合金基体的过度处容易成为材料破坏的断裂源,加速材料的破断过程。;夹杂物的危害表现形式: 1) 割裂基体组织,腐蚀的根源,降低力学性能、延伸率和疲劳性能; 2) 合金液的粘度增加,降低流动性和补缩能力; 3) 使切削加工性能变坏; 4) 使铸件在加工中开裂; 5) 使铸件在热处理时起泡; 6) 成为吸气和形成气泡的核心; 7) 加速变形金属与摸具间的磨损;
8) 塑性变形成为应力集中和开裂的根源(箔材轧制时的针孔及挤压缩
尾缺陷);
9) 在熔体中形成宏观缺陷,在晶内和晶界形成微观缺陷。;1.2.3夹杂物的形成过程,气体与夹杂物的作用 夹杂物的形成途径(1) 金属间化合物:由于Al对其固溶极限很小时,容易形成金属 间化合物,FeAl3、A1-Fe-Si、 A1-Mn-Si、TiAl3;(2) 氧化物:γ-Al2O3、α-Al2O3、MgO;(与O2、H2O反应)(3) 卤化物:AlCl3、MgCl2 ;(与Cl2反应)(4) 碳化物:Al4C3(与C2Cl6反应)(5) 硼化物:AlB2、TiB2(添加AlTiB细化剂)(6) 碳化物:TiC(添加AlTiC细化剂)3.2.2夹杂物的聚集与偏聚 (1) 碰撞、吸附聚集:在熔体状态,因温度、浓度起伏及对流的结果; (2) 偏聚:在熔体凝固过程中,在晶界、晶内偏聚,形成微观夹杂。 气体与夹杂物的作用 Al熔体中, H的含量受夹杂物的影响很大, H与夹杂物存在共生关系,其机理是:形核界面理论,夹杂为H形核提供了现成的界面,即依附于夹杂形核,并长大,同时,H为夹杂物的聚集提供了有力条件。;,有化学分析、金相分析法、过滤法、超声波法,中子活化法等。;断口检查法;(3)金相检查法:适于大、小颗粒夹杂的检查。(4)超声波探伤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