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突破
类型一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
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的变化
图像:;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①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②所示。;2.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质量的变化
(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图像:;分析:
图③,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反应物的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图④,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
图像:;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⑤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⑥所示)。
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⑥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NaOH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⑦、图⑧所示);3. 化学反应中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分析:催化剂(或杂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不论是把二氧化锰固体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是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二氧化锰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如图)。;类型二 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1.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
图①,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②,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但溶质质量分数不能减小到零。;2.发生化学反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图。
图像:;分析:
图①,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直到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为零。
图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质量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类型三 pH曲线图
1. 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
图像:;分析:
图①,碱入酸,在0点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②,酸入碱,在0点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2. 溶液稀释的pH曲线
图像:;分析:
图①,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②,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典例精析
例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盐酸中不断加水
B. 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放入到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D.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方法指导】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做到“五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图像的起点)、三看拐点(图像的拐点及终点)、四看比例(看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五看特征(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其次把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找出图像与相关化学知识的具体关系即可。;【解析】;B;C;d;中考冲刺集训
1.(2014德阳)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 ══NaCl+H2O
D.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Cl ══BaCl2+CO2↑;【解析】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钡的混合物中滴加盐酸,如果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则盐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