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职业环境与职业病;劳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活动,也是人类获得健康的必须条件之一。
18世纪被誉为职业医学之父的意大利学者拉马兹尼在《论手工业者的疾病》中提出在询问病史时,必须问“从事什么职业”。; 据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病例数,均居世界首位,并且呈上升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对15个省、市的30个县区的乡镇企业的调查,83%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其中60%的企业没有配备任何防护设施,90%以上的粉尘作业场所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几种主要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高达15.8%。 ; 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已成为影响中国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及工业三废;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噪声、振动 :可致噪声聋、局部振动病。
非电离辐射: 红外线- 角膜损伤、白内障
紫外线- 皮肤红斑水泡、皮肤癌、角结膜炎、电光性眼炎
激 光 - 视网膜损伤、角膜损伤、白内障
高频电磁场 微波- 类神经征;电离辐射---X射线 γ射线 宇宙射线
职业人群
接触人群 放疗病人
原子弹 核事故受害者
急性 局部和全身损伤 死亡(事故)
电离辐射损伤 慢性 皮肤伤 造血系障碍 (职业人群)
远期 致癌 致 (基因 染色体)突变
;13;生物因素;二、职业病;
定义
范围
特点
诊断
;定义; 范围;我国1957年—14种 1987年—9大类100余种 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并获通过2002年5月修改《职业病目录》 为10大类115种;三.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不包括四乙基铅) 20.二硫化碳中毒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22.磷化氢 磷化锌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磷化铝中毒
5.铍病 23.工业性氟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24.氰及睛类化合物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29.苯中毒
11.铀中毒 30.甲苯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13.氯气中毒 32.汽油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15.光气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
16.氨中毒 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35.二氯已烷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四.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局部振动病)
五.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 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化学性皮肤灼伤(9-化学灼伤)
7.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
其它职业性皮肤病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特点;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例如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改变工艺;改进生产过程;制订职业接触限值,使作业环境或生产过程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