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高铁线路线路
线路平、纵断面应重视线路空间曲线的平顺性,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同时应符合轨道铺设精度要求。
(一)线路平面
1.正线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与设计行车速度匹配。;平面曲线半径表(m)
;2.正线不应设复曲线。区间正线宜按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并宜设计为同心圆。
3.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以下标准,曲线地段可不加宽。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4.连续梁、钢梁及较大跨度的桥梁宜设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选,也可设在曲线上。
5.隧道宜设在直线上。因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设在曲线上,但不宜设在反向曲线上。
6.车站应设在直线上。
7.钢轨伸缩调节器不应设在曲线上。; (二)线路纵断面
1.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 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不应大于30‰。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不应大于35‰。
2.正线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最小坡段长度应符合如下规定。一般条件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用。;最小坡段长度;3.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设计。
4.连续梁、钢梁及较大跨度梁的桥上纵断面设计应符合桥梁设计的技术要求。;5.隧道内的坡道可设置为单面坡道或人字坡道,地下水发育的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其坡度不应小于3‰。路堑地段线路坡度不宜小于2‰。
6.站坪宜设在平道上;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1‰的坡道上。;(三)交叉及附属设施
1.铁路与道路交叉,应按全立交设计。
2.跨越通航河流的桥梁纵断面设计除应符合水文条件、桥梁结构要求外,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
3.区间线路应采用防护栅栏进行贯通封闭,防护栅栏设置在铁路用地界内侧0.5 m处。防护栅栏在维修人员进出口及每隔200 m处左右设警示标志。;4.正线及车站用地界标(桩)应埋设在铁路地界线上和地界拐点处,埋设间距直线宜为150 m,曲线宜为40 m。
5.铁路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边界应设置安全保护区标桩,标桩的设置应符合《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6.当公路和高速铁路并行且公路路面标高高于铁路,或低于铁路1.5m以内,应在公路与高速铁路间适宜位置设置防护栏及监测设备。;二、高速铁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示
(一)路堤横断面;断面要求及说明:
(1)线间距:受高速度影响,需加大,其大小取决于机车车辆幅宽、轨距、高速列车相遇时产生的风压以及将来铺设过渡线道岔等条件。欧洲一般为4.2m,我国一般为5m。
(2)路肩宽度:保持路基稳定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安装。Ⅰ级铁路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为0.6M,路堑为0.4m,不能满足需要,现在的设计都在加大。
(3)路堤边坡:路基稳定的需要,随填料不同而不同。细粒土8m以下1:1.5,8~20m为1:1.75;粗粒土填料将变坡点改为12m。;三、路基规定
(一)一般规定
1.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2.路基主体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路基排水设施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路基边坡防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60年。
3.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75 mm。
4.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5.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工后沉降是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7.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
8.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影响路基防排水系统、路基强度及稳定。
;轨道类型;(二)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 单线不应小于1.5m。;挖方路基及结构;(三)基床
1.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道为0.4m,有砟轨道为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章节复习提要及考点总结(含模拟试卷).docx VIP
- 03R411-2.PDF VIP
- DB44_T2447-202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导则.pdf VIP
-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三原城隍庙空组织和装饰艺术研究.pdf VIP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三版田丽答案.docx VIP
- 第四章 分选分离机械及设备.ppt VIP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 王蔚 习题答案.docx VIP
- 基于 SpringBoot 的网上鲜花销售花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docx
- 装修管理费用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