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籍装帧设计
;主讲:龙湘平;目录;第一节 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任务;一、书籍设计的概念;二、书籍设计的任务
恰当而有效地表现书籍内容与精神面貌。
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地区的不同需要和使用方便,照顾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习惯。
装饰美化书籍,便于推销给读者。;第二节 书籍设计简史
一、书的起源;一、书的起源;一、书的起源;(3)简 策
中国的书籍形式,是从简策开始的。简策始于商代(公元前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公元2世纪),沿用时间很长。
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简策”
用木做的,古人称为“版牍”
大竹竿截断劈成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这根竹签叫做“简”,把许多简编连起来叫做“策”
把树木锯成段,剖成薄板,括平,写上字就为“牍”。;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必须先在火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一般有三尺、尺半、和一尺三种。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将简扎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先有两根空白的简,称为赘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正文。
一部书若有许多策,常用布或帛包起,叫做或用口袋装盛,叫做“囊”,相当于现在的书盒。
但是,由于简策有分量重,占地方,使用不便等很多缺点,就逐渐被一种更轻便的帛所替代。;简策:用竹做的书
在竹签上写字,这根竹签叫做“简”,把许多简编连起来叫做“策”
;(4)帛书
在帛上书写文字;第二节 书籍设计简史 二、书籍装帧的形式;二、书籍装帧的形式;(2)卷轴装
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对书便于携带的要求加强,于是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缣、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帛书的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便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但帛造价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章。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轴通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王贵族采用珍贵的材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品糊在前面,叫做镖。镖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镖、带四个部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书籍的生动描绘。
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3)经折装和旋风装
经折装
经折装和旋风装产生于唐后期(公元9世纪),是从卷轴装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卷轴装的书,如果要查阅中间某一段,必须从头打开,舒卷、查阅都十分不便。这时,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需要根据版的尺寸来确定页面的大小。于是,原来卷轴装中的长卷纸就被反复折叠,首尾粘在厚纸板上,有时再裱上织物或色纸,作为封面,这种形式就叫做经折装;(3)经折装和旋风装
旋风装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它是用一张大纸对折起来,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面,另一半从书的右边包到背面,粘在末页。如果从第一页翻起,一直翻到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断,因此得名。;(4) 蝴蝶装和线装
蝴蝶装
印刷术的发明,给书籍形式带来很大的变化,书籍从卷轴形式转变到册页形式。册页是现代书籍的主要形式。
蝴蝶装就是册页的最初形式。蝴蝶装就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蝴蝶装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却很牢固。此种装帧方法避免了经折装和旋风装书页折痕处容易断裂的现象,得到较大推广。蝴蝶装起始于五代(公元10世纪),盛行于宋代,至元代(公元13世纪)逐渐衰落。;(4) 蝴蝶装和线装
线装
线装始于明代中叶(公元14世纪),盛行于清代。它不用整纸裹书,而是将前后分开为封面和封地,不包书脊,用刀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订成一册(见图)。一般用四眼订法,也有用六针眼和八针眼的,讲究的还在上下角用丝织品包角。
线装书的结构为: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现代书籍次序大致相同。
由于蝴蝶装和线装的封面都是软面的,只能平放,不能直立,插架和携带都不方便,所以有的书由在外面加函套来装盛书籍,材料用硬纸板或木材,有纸盒、夹板、木盒等形式。;二、书籍装帧的形式;(1)简装
也称“平装”,是铅字印刷以后近现代书籍普遍采用的一种装帧形式。简装书内页纸张双面印,大纸折页后把每个印张于书脊处戳齐,骑马锁线,装上护封后,除书籍以外三边裁齐便可成书。这种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