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大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生理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及吸收概述 基础医学院2014级生理学习小组曹冲 2016.02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脂质的消化与??收 脂质消化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含有胆汁酸盐的胆汁、含脂质消化酶的胰液分泌后进入十二指肠。 胰液 胆汁 脂质消化的过程: 消化酶 乳化 食物中的脂类------→微团---------→产物 脂质的乳化: 脂质不溶于水,不能与消化酶充分接触。胆汁酸盐具有较强的乳化作用,能降低脂-水相间的表面张力,将脂质乳化成细小微团,使脂质消化酶吸附在乳化微团的脂-水界面,极大地增加消化酶与脂质接触面积,促进脂质消化。 消化酶作用: 胰脂酶 消化酶包括:胰脂酶、辅脂酶、磷脂酶A2、胆固醇酯酶。 辅脂酶 甘油三酯---------------2-甘油一酯 + 2 FFA (游离脂肪酸) 磷脂酶A2 磷 脂---------------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酯---------------胆固醇 + FFA 油相 胶粒相 粘性-各向同性相 1-2um 20-50um 黏膜细胞 胆盐 乳化后的脂肪 微粒 单酰甘油+游离脂肪酸 甘油三酯 水 脂肪酶 胃 乳化作用 脂质的吸收 脂质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脂质吸收过程: 中链、短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乳化后即可吸收——肠粘膜细胞内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门静脉入血 C. 脂肪吸收 食用油 微团 肝 脂肪酶 胆汁 非极性脂肪 短链游离脂肪酸 胆盐 肠腔内葡萄糖 MG TG TG 复合物 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 血清 到达全身血液 (Cf. legends for Plate 10.14B) 进入静脉血 胆固醇 磷脂 脂溶性维生素 长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在肠道分解为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再吸收——肠粘膜细胞内再合成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乳糜微粒——淋巴入血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场所:胃、小肠。 蛋白质在胃中被水解多肽和氨基酸 胃中的消化酶:胃蛋白酶(由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也可以自身激活) 蛋白质在小肠被水解成小肽和氨基酸 胰液中的蛋白酶:内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外肽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 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和寡肽后,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被吸收。 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通过转运蛋白完成氨基酸和小肽的吸收 通过谷氨酰基循环完成氨基酸的吸收 未消化吸收蛋白质在大肠下段发生腐败作用:1.肠道细菌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胺类;2.肠道细菌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氨;3.腐败作用产生其他有毒物质。 糖类的消化与吸收 糖类的消化主要场所:口腔、小肠。 消化酶: α-淀粉酶:水解淀粉分子内的α-1,4-糖苷键 α-糖苷酶:水解没有分支的麦芽糖和麦芽三糖 α-极限糊精酶:水解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蔗糖酶:水解蔗糖 乳糖酶:水解乳糖 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糖类被消化成单糖后才能在小肠被吸收。小肠黏膜细胞依赖特定载体摄入葡萄糖,是一个主动耗能的过程,同时伴有钠离子的转运。这类葡萄糖转运体称为钠离子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它们主要存在于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葡萄糖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血循环,供身体各组织利用。 SGLT 单糖吸收过程: GLUT 小肠肠腔-----→肠黏膜上皮细胞------→门静脉-----→肝脏-----→体循环-----→各种组织细胞 小肠的组织学特点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几乎都在小肠中进行是由于小肠特定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结构。 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肠腔内。这些消化液使食糜变成乳状,再经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小肠还具有分泌功能,小肠的分泌功能主要是由小肠壁粘膜内的腺体(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完成的。小肠液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有多种消化酶、脱落的肠上皮细胞以及微生物等。所含有的各种消化酶中,有肠激活酶、淀粉酶、肽酶、脂肪酶以及蔗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