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乌县志-文化-图书
建国前,本县几家小书店兼营文具簿册,图书阅览与流通主要在知识界。建国后,成立专门发行机构,且形成了城乡图书发行网。今县图书馆藏书丰富,区、乡全部建有图书室,为群众学习掌握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书发行
建国前,本县图书发行、销售均由私人书店经营。县境内私人书店主要有:
文光斋 清宣统元年(1909)一1941。店址稠城镇南门街。主营图书、文具,兼营杂货。
养正堂 1915—1917。店址稠城镇南门街。主营中华书局印行的小学教科书与京、沪、杭等地出版的图书、杂志,兼营文具。
季万新书店 1916—1925。店址稠城镇西门街。经售小学教科书和文具。
同文书店 1921—1942。店址稠城镇西门街。经售小学教科书和教学用簿册。
童慎记 1921—1942。店址稠城镇西门街。主营印刷业,兼售小学教科书、文具。
灌聪图书馆 1922—1941。先后在稠城镇和佛堂镇经售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和其它图书,兼营文具、教学仪器和石印。
大成书局 1929—1934。店址稠城镇湖清门。主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出版的教科书和文艺书籍,兼营印刷。
文华书店 1934—1955。先后在义亭、佛堂、稠城经售小学教科书和其它图书。
日新书店 1935—1942。店址稠城镇朱店街。主营中小学教科书,兼营文具。
抗建书店 938年初一1939年末。店址稠城镇观音桥。出售进步书刊,为中共金华特委联络站,由共产党员崔洪生、金良经管。
建国书店 945—1951。店址稠城镇赶婆桥。主营中小学教科书,兼售文具。
建国后,本县图书发行业务由新华书店和各发行网点经营。
1950年8月,新华书店义乌文店在稠城镇北门街正式开业。时有职工5。人员、业务、财务由省店统管。1953年,书店迁至朱店街,有职工8人。1958年,书店行政划归地方管理,店名改称“新华书店义乌县店”。1969年9月,迁至县前街新建成的三层楼。现有职工21人。
1950年,书店开业头两个月,月销售额约200—300元。是年12月,吸收稠城、佛堂、苏溪、上溪共10家私营书商,组成联合供应处,发行1951年春季课本。1951年,全县图书销售总数为51.95万册,销售金额为6.1万元。1955年,开始建立农村图书发行网点。时有义东、佛堂、义亭、苏溪4处图书发行专柜,设于各区供销社。1956年,先后在各乡供销社建立图书专柜40处。至此,全县供销社系统图书发行网络初步形成。全县发行量迅速增至76.18万册,比1955年增长51%。1958年,除佛堂外,各乡图书专柜均撤除。同时,又普遍建立公社书店,后因困难较多,不久即停办。是年,大量发行扫盲课本、政治读物和《双轮双铧犁》等书刊,发行数量达149.4万册,为县图书发行史上第一个高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量发行《毛主席语录》及著作单行本,发行量增至380.6万册,为县图书发行史上第二个高峰。此后10年间,政治读物大量印行,积压报废或作特价处理的书籍达29.9万册,损失金额8.8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品种增多,发行量迅速增长。1980年以后,每年发行量都在200万册以上。1978—1979年,县店农村发行组连续被评为金华地区图书发行先进集体。县店课本系统发行组被评为1979年度省级图书发行先进集体。1980年,廿三里、佛堂、苏溪供销社图书文具部被评为金华地区农村图书发行先进集体。1984年,县店进行了服务方式的改革,对科技、文教等类图书,再次实行开架销售(1950—1965年间曾实行开架销售)。是年,全县总发行量达380万册,为发行史上第三个高峰。图书发行网进一步扩大,1985年,全县有供销社图书发行专柜46处,商业部门售书点、集体书亭、个体书亭、书摊等20处。1985年,县店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抵制了非出版社出版的书刊、小报和挂历之类印刷品,重点进发了科技、法律、经济改革等读者急需读物,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总发行量282.9万册,销售金额123.8万元。
图书阅览与流通
本县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县立通俗图书馆,创办于民国初年,1927年并入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部。时有藏书1000余册,前往借阅的多为学界、商界人士。1937年起,吴店、倍磊、柳村、江湾民众教育分馆藏书一二百册、三四百册不等,供村民借阅。1941年4月,建立县图书馆,接收民教馆图书部,馆舍设中山纪念厅内(现县体委灯光球场址),因经费支细,于同年8月停办。此外,民国年间,县境还有尚阳乡朱店朱一新、义亭乡石塔吴源、稠城镇陈知庠等私人藏书楼。
1950年7月,县文化馆接收民众教育馆藏书6000余册,并在馆内设图书室和阅览室,开展外借和内阅工作。时有外借小组24个。1953年,为满足农村读者要求,建立41个农村图书流通站。1955年,增至121个。采取“巡回式”和“梅花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