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编小四库编辑缘起
“新编小四库”编辑缘起
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常人难以卒读,也无须卒读。原而撷其菁华、荟其精要,一直是阅读者的要求,出版者的使命。
二百多年前,乾隆下令开馆纂修“四库全书”时,曾命馆臣择争要者四百馀种缮为“荟要”,专供御览,其量约当“全书”十分之一。八十年前,近代出版家海盐张元济先生主持出版“四部丛刊”,所收五百馀种万馀卷,“皆四部之中家弦户诵之书,如布帛菽粟,四民不可一日缺者”(《印行四部丛刊启》),总量与“四库全书荟要”大致相当。“丛刊”因选目精当、版本精良而大行其道后,中华书局也不甘后人,别出心裁地推出了研究感知的常备之书三百馀种万馀卷,目为“四部备要”。“丛刊”“备要”各领风骚,并驾海内,嘉惠士林,其功莫大。
八十年过去,人们的知识结构、阅读兴趣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在张元济时代“家弦户诵、如布帛菽粟,四民不可一日缺者”的四五百种典籍,如今连专家们也难以通览。那么,对于今天的一般读者来说,哪些典籍是需要“如布帛菽粟”一样常备的呢?我们认为应该是四部之中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最基本典籍。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选择了经部的《十三经注疏》、史部的《二十五史》、子部的《百子全书》(即《子书百家》)。以上三部书在各自的部类中,都具有“母本”的性质,所在部类群书大多由其派生。
集部之书,日广而日益,散无统纪,取舍之间,或以偏概全,或挂一漏万,实难惬心。详之“丛刊”,亦不过“取其已成宗派者……初祖二三家,以概馀子”。权衡再四,我们决定取分体裁的、通代的、大型的、著名的作品选,即纪昀所谓“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的总集,于是就有了《正续古文辞类纂》、《骈文类纂》、《历代诗别裁集》、《御选历代诗馀》附《箧中词》《广箧中词》、《元曲选》、《六十种曲》、《清人杂剧》、《历代散曲类选》等八部书,组成集部板块。我们知道,“小说”家者流,在四部中向归子部,所以,上述八部书已基本包罗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体文学的几乎所有重要作品,大致能满足一般学习者不时查阅、专业工作者案头浏览之需;在规模上,与前三部的《十三经注疏》、《二十五史》、《百子全书》也是基本协调的。
约略计之,上述四大板块得书一百五六十种,六千馀卷、八千馀万字,信息量与“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大致相当。“荟要”俗称“小四库”,今 取其“四部”之义,暂用其名,而冠以“新编”二字,以示区别。
影印之书,版本为贵,在版本的选择上,我们务求精良。如《十三经注疏》用世界书局本,《二十五史》用范文澜先生撰写《中国通史》依据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加《清史稿》,《百子全书》用扫叶山房本,《御选历代时馀》用蟫隐庐本,《元曲选》用附有全套二百幅插图的涵芬楼影印明刻本等等。其中的许多版本,已有近半个世纪未曾印过,弥足珍贵。
面对近一亿个印刷符号,如没有完善的目录、索引,翻检时无异大海捞针。为尽可能方便读者使用,我们在每种书的卷首编制了一目了然的目录,在每面上都标注了与目录一致的中缝,在书后编制了详尽的人名或篇名索引(或二取其一,或二者兼具,酌情而定)。
“四库全书”原本封面以墨绿、曙红、天蓝、深褐四色区分经、史、子、集四部,色调相得益彰,高贵典雅。“新编小四库”在设计上仿而效之,并以龙纹铺垫,以求既得“四库”韵致,又具现代气息。
张元济先生曾经指出,“书贵流通,流通之机,在于廉价。”目下书价不菲,而读书人却大多囊中羞涩。有鉴于此,我们在编辑拼合时或用四合一,或用九合一,或用十六合一,在确保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版面,以减少印张,从而减轻读者的负担。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录入者按:《编辑缘起》所言集部古籍,在正式出版印行时未收入《六十种曲》和《清人杂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