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G-4 光学透明胶粘剂
DG-4 光学透明胶粘剂 特点室温固化,耐温-196~+120的改性环氧胶粘剂。分A、B两组份包装。1.胶接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固化快;2.固化后胶层透明美观;3.折光率(25)为1.54 ,透光率高,粘接玻璃制品基本上不影响其透明性;4.胶层的软硬度可随意调节;5.若不要求光学透明可在160~180℃ 使用,并可在水中涂胶水中固化。
主要用途 应用范围:金属、玻璃、塑料、皮革、木材等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粘接。产品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用于汽车、飞机、电子电器、电机、仪器仪表、建筑、机械等各行各业的装配或修复。如:汽车挡风玻璃、车灯及其它结构和半结构的粘接密封,各种变压器、镭射玻璃等的粘接与灌封。
使用方法 1.将被粘物表面擦洗干净至无油污并晾于。2.按比例将A 、B 两组份混合均匀后,将胶液均匀地涂布于被粘物表面上,即可粘合。若按A:B 1:l (重量份比)混合,固化后胶层透明柔软。若A: B 1.5~3 :1 (重量份比)混合,固化后胶层透明坚硬。3.固化:室温 23±2 )一天(4 小时可表干)或60 /30 分钟即可固化达上述粘接强度。(25±5℃)1~4 小时初固化。4.室温下固化较快,配胶后请在1.5~2 小时内用完。(注意配胶比例)
项目
指标
剪切强度
≥10MPa(铝合金)
剥离强度(剥离最大值)
≥49N/25mm(铝合金)
电性能
A:B l:1(重量份比)
pv Ω· cm l.4X1015tgδ 1MHz 3.2Xl0-2ε(1MHz 4.13Eb Mv/m 50.7
A:B 2:1(重量份比)
pv Ω·cm 1.7X1015tgδ 1MHz 2.lX10-2ε(1MHz 3.35Eb Mv/m 58
A:B 3:1(重量份比)
pv Ω·cm 2.5Xl015tgδ(1MHz 1.6X10-2ε(1MHz 3.35Eb Mv/m 75.0
包装、贮存及运输本品按比例将A 、B 两组份分别装入牙膏管或塑料瓶中,密封贮存于室温阴凉处,贮存期2年,过期后经复验合格仍可使用,按非危险品运输。
特别注意事项 B组份对皮肤有刺激,使用时应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本品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先用乙醇、丙酮棉球擦净,再用肥皂、清水清洗干净即可 GHJ-01 Z 光学用环氧性型粘接剂 组成及包装 本品系由A、B两组分所组成。组分A(环氧树脂掺合物)包装在小玻璃瓶内,组分B(固化剂)封装在安培瓶中(皆计量过)。一套粘接剂重3.6克(其中,组分A重2.6克,组分B重1克,皆为净重)。
典型应用
粘接光学透镜,滤光片等。
使用方法
清洗被粘光学部件表面;
将一瓶组分B借助清洁注射器全部注射入一瓶组分A中,然后小心反复倒置至呈均匀状态(无丝状物);
涂胶并施行粘接;
按上述推荐之固化周期进行固化。
项目
指标
组分A
组分B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近似无色透明液体
色泽(哈森值)
100
100
粘度(25℃,Pa .s)
0.8
0.028±0.005
折光系数(25℃)
1.54~1.55
1.472
清洁度
合格
合格
毒性
低
低
贮存期
一年
一年
混合后:
使用期(25℃)
约1小时(混合物粘度升至0.5Pa.s)
凝胶时间25℃
约8小时 60℃
约2小时
固化周期:
25℃下7天、或40℃下2天、或60~80℃下3小时
折光系数(室温)
1.56
拉伸粘接强度(MPa,23℃)
>10(玻璃对玻璃)
透光率(胶层,可见光)
>90%
使用温度范围
-60~+80%
注意事项
当组分A或B在贮存中出现少量结晶状微粒时,使用前需将其加热至结晶状物消失,例如可在70~80下烘2小时,被加热的组分品质不变。
本品虽属低毒物,但仍应尽可能避免皮肤接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