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家文化

PAGE  PAGE 7 多彩的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因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是我国最著名的文化遗存之一。这种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夏商文化之间的遗迹在我国十分少见,在世界同类遗址中也极其珍贵,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1996年,齐家坪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与命名 1923年,时任中华民国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博士,在陕甘青一带进行野外考古。他偶然在兰州一货摊见到小贩用于装烟叶的彩陶罐,经仔细观察后非常惊奇,认为此罐系史前文化时期的陶器,便打听彩陶罐的来历。后来经其助手庄玉成调查得知,此罐来自洮河河谷的临洮县、宁定县一带。为此他开始筹集资金,寻求省府支持,积极准备前往洮河河谷地带进行考古发掘。 1924年4月,安特生准备充分,从兰州出发,乘马翻山越岭,沿着崎岖的山道翻过兰临交界的摩云关,边走边察看途中的地质结构,探寻古遗址。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到达了洮河东岸的临洮县,在辛店附近的台地上发掘了辛店遗址。不久,他越过洮河,到西岸的宁定县,在齐家坪发现了齐家文化遗址,并在距离齐家坪不远的半山发现了半山文化遗址。他在宁定县对齐家坪和半山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考察发掘研究,收获了大量的陶器等实物。并依据遗址地名命名了齐家期和仰韶期(后由中国学者裴文中更名为马家窑式)两个文化类型。安特生在实地发掘过程中,根据齐家和半山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对其存在,从地理和远古居民的生活习俗两个方面进行了推断。他在《甘肃考古记》中写道:“宁定县属洮河河谷之西侧,见仰韶期之葬地,位于侵蚀平原所成之山顶。此等葬地多见于八羊沟深谷之北,而向洮河河谷。葬地全部统名半山区,盖从半山名也。除半山所见之葬地,此外如半山东一千七百五十公尺之边家沟,半山北二千一百公尺之王家沟,及半山西南一千八百七十五公尺之瓦罐嘴等处,均于顶部发现葬地。但似皆以半山为中点也。以上所举四处葬地,大都自山顶得之。但此类山头皆古代侵蚀平原残余之所成。其顶部高出八羊沟者计四百公尺,高出洮河河面者,计四百五十公尺。半山及边家沟之葬地,皆位于小山顶部。但瓦罐嘴所见者,则在斜坡之上,其西南面则适当八羊沟之深谷矣。上述各处葬地古址,大有居高临下之势,举目遥瞩,周围可及五十里之地。是则此种形势雄阔之位置,採为葬地,岂偶然哉。至与此相关之村落遗址,则吾人尚未发见。以理度之,当在洮河河谷中,马兰阶段之上。诚然,则死者由其住处以至葬处,至少须搬运十五里之遥,且须高升至彼等村落四百公尺之上。” 安特生在临洮、宁定县的考古工作之所以顺利进行,取得丰硕成果,与当时两位广河裴水家籍地方官员水梓和裴建准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时任临洮知事(县长)的是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水梓(清末拔贡),时任河州镇守使的是崇尚文化、精通书画的裴建准将军。这一文一武在动荡时期对安特生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并给以了尽力相助。 文化特征 齐家文化的年代大约为距今4100年至3600年,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主要遗址有甘肃省广河齐家坪、永靖大何庄、武威皇娘娘台、兰州市青冈岔、秦安寺嘴坪、宁夏固原海家湾、青海省贵南尕马台、大通上孙家、乐都柳湾等。 广河的齐家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洮河流域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的台地上,先后发掘墓葬117座,房子遗迹2座,出土有上千件随葬器物。由于齐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氏族社会趋于瓦解,文明时代即将到来之际,因此这种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农业是齐家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生产工具主要以磨制的石器为主,也有少量的打制石器。类型有斧、铲、锛、刀、镰、镞、刮削器等,制作非常精致。刃部锋利,通体磨光,体型规整。斧多作长方形,少量有肩,有的穿孔;铲作长方形、肩体带柄,有的穿孔;刀作长方形,两侧带缺口或穿孔,有弧刃和平刃。在遗址中,还存在着少量的玉器和骨器。骨器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和下颌骨制成的,有的还带弯曲的柄,刃宽而锋利。在齐家坪遗址中,还发现了农作物粟,出土了大量的猪、狗、牛、羊等家畜骨骼,说明这时期的人类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 冶铜业的发展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齐家文化也是我国最早普遍使用铜器的一种文化,被视为中国青铜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头。在皇娘娘台,大何庄、秦魏家、齐家坪、尕马台等遗址均出土了铜器,说明齐家文化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并向青铜时代过渡。铜器的种类有斧、刀、镰、匕首、镜、指环、锥等。质地分红铜(纯铜)和青铜两样。制造有冷锻,也有冶铸。 在齐家坪出土的铜器有铜斧、刀和镜等,铜斧长15厘米,宽3.5厘米,上部有孔,附耳,并穿孔;器身铸有的图案,刃部锋利。铜镜直径长5厘米,正面平面无纹,背面有纽,上穿孔,可以系挂。齐家文化的铜镜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镜。这些铜器经化验,含

文档评论(0)

st4739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