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大学语文第一讲(二)庄子答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级大学语文;庄子;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一)庄子的时代:乱世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胠箧》;(二)庄子的人生:穷困潦倒 “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庄子·列御寇》)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外物》 “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庄子·山木》;(三)庄子的哲学:重在探讨如何超越人生的苦难。 一是追求生命的自然完成: 苟全性命于乱世——“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处世观: 聪明却不外露,有才但不逞才,如此韬光养晦,方能“苟全性命于乱世”。——“从俗”、“顺世”。;二是追求生命的快乐完成。 “逍遥游”(审美的生活)——超越名利生死。;超越名利:涸辙之鱼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 鱼之肆!”;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i,四声)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鲍鹏飞《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超越生死: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 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 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 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 芒芴之间,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外篇·至乐》);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教材P6)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大自然它赋给我形体,用生活来使我劳顿,用岁月来使我年老,用死亡来使我永远休息。自然是变化的,人必须顺应自然,这样才能不喜不惧。如果我们真有庄子这样的心态,生固可喜,死亦无悲.也许我们会少了很多的牵绊和苦楚。 这个观点呢,跟儒家的思想也不谋而合,这就是孔夫子回答他学生的那六个字,叫做“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有活明白,干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儒道相通,给我们的都是一种温暖的情怀,和一种朴素的价值,就是“活在当下”。;庄子的人生态度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逍遥无为,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任何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做到无名、无功、无己,也即无待(精神 领域的绝对自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追求逍遥自由的大师;;“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绝对的逍遥须“无待”: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遥游》);“忘己”。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北游》) “相忘以生”(《大宗师》) “忘乎物,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