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山文化简介

红山文化简介 ――听雨堂主人   中国古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制玉、佩玉、祭玉、葬玉,无不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客观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史实。这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史料,同时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史源是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其覆盖范围,西起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南到大凌河流域,地处辽宁省西部、内蒙古东部四盟及河北省北部地区。 红山文化遗址经树轮校正,其年代距今为5485 士110 年,碳14 测定年代数据为距今4895 士70 年,应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阶段,时间大约跨自公元前4000 一公元前3000 年的一千余年。   红山文化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1908 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在内蒙古林西县和赤峰县英金河畔调查,曾发现红山文化遗存。1919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德日进也在内蒙古东南部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曾到赤峰东北郊的红山前作过调查,对沙锅屯洞穴遗址和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21年,应聘来华进行矿产资源调查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进行煤矿调查的同时,在南票煤田附近发现石灰岩洞穴数个,并对洞内堆积进行了发掘。1935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滨田耕作、水野清一在赤峰红山后遗址发掘,1939 年发表考古报告书。   中国学者在早期对红山文化的发现,特别在研究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1930年中国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内蒙古林西县和英金河流域调查新石器时代遗存,他和考古学家裴文中、尹达对这类遗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于40年代提出,沙锅屯、红山后的遗存是中原彩陶文化与北方细石器文化在长城地带相遇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是一种新型的考古学文化,并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195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吕遵谔带领下调查并发掘了红山后遗址,于1958 年在《考古学报》上发表报告时,使用了“红山文化”的名字。   红山文化,自从20 世纪30年代被发现以来,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主要考古学文化,已经为世人所公认,由此更引起国内外考古、史学、美术、收藏界等诸多方而的关注和重视。辽宁省考古工作者更为此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到70年代中期终于发现了红山文化时期的建筑址和墓葬群,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之后,红山文化才逐渐揭开那神秘的历史面纱。   1971 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大玉龙。   1973 年在阜新胡头沟墓地收集到钩云形玉佩、玉龟、玉鸟、玉鸮。 1975 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羊场公社出土了一件高约15厘米的兽形玉,这是一件较大的玉龙。 1979 年在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墓地收集了钩云形大玉佩、马蹄形玉箍、大玉璧、玉环、玉鸟等玉器。   1979 年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发掘出土了双龙首玉璜、松石鸟形饰。 1981年在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墓地出土了马蹄形玉箍二件、玉环三件、双联璧一件。 1983 年在牛河梁一号积石冢四号小墓棺里,人头骨下出土一长筒状玉箍,在胸部出土成对的玉猪龙。   1987 年和1989 年在牛河梁第二地点和第五地点的积石冢中,挖掘出两座玉器大墓。一座是架子山一号积石冢的中心大墓,内葬一男性,肩上两侧出大璧二件,胸部出大型勾云形玉佩和鼓形玉箍各一件,玉镯一件,双手各执雌雄玉龟一对。另一座是第二地点一号冢,葬一男性,殉玉器二十件,其中有玉璧、玉环、玉镯、玉珠、猪首片状饰、玉龟壳等。   积石冢,是以石为封的大型墓构,即以石叠墙,以石殉棺,以石封顶。1981 年在牛河梁文物普查时就发现有石棺墓,出有玉器,引起考古部门的重视。1983 年正式开掘,确认这是一处规模巨大的积石冢群墓地。就在分布有这些积石篆的群山环绕之中的一个苍翠的山峰上,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一座祀奉着巨型女神群像的神秘庙宇――女神庙。在女神庙西南八里,有一耸起的山丘,丘顶漫圆,当地称之为“转山”, 1987 一1989 年,考古人员连续三次对其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意外发现这个山丘完全是人工堆砌夯筑起来的一座巨大建筑物,被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的大型祭坛。 牛河梁冢、庙、坛的重大发现,推动了对红山文化研究的进程,并提供了更准确的科学依据。可以认为,以牛河梁陵庙为主要地点,其附近地区为红山文化时期的政治、宗教、祭祀、陵墓的所在地和中心,其文化辐射范围波及东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及河北省北部地区. 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功能广泛,工艺精良,风格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