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4.1-框架结构设计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一、延性结构的概念 结构延性比: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屈服时顶点位移的比值。 “屈服” :结构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结构塑性变形迅速增大而承载能力略微增大的阶段。 “极限” :整个结构不能维持其承载能力,即承载力下降到最大承载能力的80%-90%。 当时,延性比=1表示结构屈服即坏,没有延性,是脆性破坏。延性比>1时,越大,表示结构的延性越好。;;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弯曲破坏滞回曲线;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重力荷载弯矩;;;;;;; 1999年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了7.3级大地震,有些建筑的破坏几乎全是底层柱混凝土压碎,而少有钢筋拉断的现象。可判断是建筑物混凝土强度不足,或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或是混凝土浇灌不密实,或是混凝土蜂窝缺陷严重等导致握裹力丧失,钢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显然未达到“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对工人的管理不亚于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 2、柱子与楼板体系的混凝土应分别浇灌; 3、混凝土的保护层必须得到保证; 4、钢筋的绑扎务必按照规定办理; 5、混凝土的蜂窝现象不可草率处理。;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弯曲破坏滞回曲线;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4、局部加强 提高和加强柱根部(加密箍筋)以及角柱、框支柱等受力不利部位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构造措施。;5.4.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5.4.2 框架梁设计 ;5.4.2 框架梁设计 ;5.4.2 框架梁设计 ;5.4.2 框架梁设计 ;5.4.2 框架梁设计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3.受剪承载力验算;跨高比大于2.5时:;5、提高梁延性的措施 (1)梁截面尺寸的要求 梁宽≥200mm 梁宽/柱宽≥1/2 粱的高宽比≤4 粱净跨/截面高≥4;框架主梁一般h=(1/10~1/18)lb (2)梁端箍筋加密 (3)梁纵筋的配筋率及纵筋配置 为了提高梁的正截面塑性铰转动延性,梁的纵向配筋率不宜过高。; 为此,框架梁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d)为防止粘结破坏,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5.4.2 框架梁设计 ;5.4.2 框架梁设计 ;5.4.2 框架梁设计 ;10d和75mm的较大者;;一、框架柱的破坏形态;;短柱的剪切破坏;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2、轴压比 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10;轴压比过大导致的事故:;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5.4.3 框架柱设计 ;普通箍;;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