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 幼儿常见病的种类和预防
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腹泻。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及传染病(发热性疾病)
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麻疹、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便秘、偏食、厌食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肥胖症
四、反复呼吸道感染;1、小儿发热
2、小儿感冒
3、小儿惊风;一、发热性疾病;什么叫发热?;类型;如何正确对待发热;(一)感冒
病因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症状:多数症状较轻,可有低烧、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水 痘;;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猩红热;;麻 疹;;手足口病;;;防治
1??病初及时服中药及推拿治疗;
2、体温在38.5℃以上,应退烧,服退烧药要遵医嘱。
3、发烧期间要卧床休息,多喝水;食物需要有营养,好消化;
4、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适中。 ;1、小儿发热
病因病理:中医认为小儿体质偏弱,抗邪能力较差,易为风寒外邪所侵,邪气侵袭体表,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或因小儿先天不足,阴液亏损引起发热;或后天营养失调或久病伤阴;再有多由于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造成肺胃壅实,郁而化热。;;2、外感风热
表现:发热,微汗出, 口干,鼻流黄涕,苔薄黄,指纹红紫。
治法:清热解表
选穴: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天河水、清肺经、清肝经、擦大椎、推六腑。;3、阴虚内热
表现: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形瘦,盗汗,食欲减退,脉细数,舌红苔薄,指纹淡紫
选穴:补肾经、补肺经、清天河水、推脊、揉涌泉、按揉足三里、运内劳宫;4、肺胃实热
表现: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渴而引饮,舌红苔燥,指纹深紫
选穴: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清天河水、推脊、揉涌泉、退六腑
;二、小儿感冒;2、四季均有,多见于春季,常因气候突然骤变而发病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辨证论治:; 2、风热感冒:
表现:发热重,恶寒轻,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咽红,口渴而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取穴: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揉掌小横纹200次,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3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200次,擦肺俞2分钟
;3、暑湿感冒
表现:高热无汗,或高热不退,或身热不扬,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恶寒,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或腻,质红,脉数
治法:清暑解表
取穴: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清板门100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揉肺俞5分钟
;夹痰
表现:发热恶寒,头痛,肢体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较剧烈,咳嗽剧烈,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解表化痰
取穴: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膻中100次,擦肺俞2分钟;夹食
表现:发热恶寒,头痛,肢体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腹胀,不思乳食,或伴有呕吐,口中气秽,大便溏泻臭浊或秘结,舌苔垢腻或黄厚,脉滑
治法:疏散表邪,佐以消导
取穴: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揉掌小横纹200次,揉板门300次,运内八卦100次,退六腑200次,揉肺俞5分钟,摩腹100次,擦膻中100次
;;3、小儿惊风
病因病理:急惊风主要是由于外感风温时邪,突受惊吓,或乳食积滞、痰热内壅使得气机发生逆乱,脑窍闭塞所致
主要表现:1、急惊风发病突然、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症候。
2、惊风多为其他疾病的病理表现,应对原发疾病积极诊疗。; 症候分类治疗:1、感风邪
表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镇痉
取穴:捣小天心300次,开天门10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高骨30次,拿风池10次,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300次,揉二马200次。
; 2、感受暑邪
表现: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睡,四肢抽搐,惊厥,舌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祛暑清热,开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小学】高一上下册古老的声音原始狩猎图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1(全解全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5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 拍手歌 课件.pptx
- 3晕针晕血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pdf VIP
- 《骨髓增殖性肿瘤》课件 .ppt VIP
- 五年级劳动课《包饺子》课件.pptx VIP
- 雁塔区第二小学基础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三年规划.docx VIP
-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