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alton 道尔顿 原子学说: 元素的最终组成者是原子;原子是不能创造,不能毁灭,不可再分,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不变的质点;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性质都相同;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组成化合物 原子是由一个原子核和若干个核外电子组成的体系。 1897年,J.J.Thomson 汤姆孙 发现了电子,打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大门 。 1885-1910,Balmer 巴耳末 ,Rydberg 里德堡 等,对氢原子的光谱正确地归纳出下列经验公式: 1909-1911,Rutherford 卢瑟福 用α粒子做穿透金箔的实验,证明原子不是实体球,它有一极小的核,直径仅约 cm,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核上带正电荷,电子绕核运动,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绕太阳”的模型 Borh模型: 假定 (1) n=1,2,3,… M为电子运动的角动量(角动量的量子化) 原子轨道的宇称 原子轨道(碳原子的dxy轨道) 在小体积元中的电子2与电子1的相互作用为 在整个空间电子2 与电子1的相互作用就应该是 问题: 1 Sc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什么是 ,而 不是 或 2 为什么Sc原子 及其他过渡金属原子 电离时 先失去的是4s电子,而不是3d电子? IA-IIA IIIA-VIIIA IIIB-VIIIB La系 周期 IB-IIB Ac系 a)S最大的谱项能量最低 b)如S相同则L最大者能量最低 c S,L相同时,电子少于和等于半充满时,J值小,能量低;电子多于半充满时,J值大,能量低 半充满只有一个J S的支项,不必用Hund第二规则 。 Hund规则适用的范围是: 1 由基组态而不是激发组态求出的谱项; 2 只用于挑选出基谱项,而不为其余谱项排序! 2)光谱基项:能量最低的谱项。 只求基谱项的快速方法: 1 在不违反Pauli原理前提下,将电子填入轨道,首先使每个电子ms尽可能大,其次使ml也尽可能大; 2 求出所有电子的ms之和作为S,ml之和作为L; 3 对少于半充满者,取J L-S;对多于半充满者,取J L+S. 例如:C原子基组态1S22S22P2 MS最大,ML最大的微观状态是: ml 1 0 -1 Ms 1 S 1 ML 1 L 1 基项: 3P0 例如:Ca原子:[Ar]4S13P1组态 l1 0 l2 1 故L 1 S的取值 2, 1, 0 J 1 谱项:三重态 3P 单态:1P 支项: 3P2, 3P1, 3P0 1P1 Ca原子:[Ar]4S13d1组态 l1 0 l2 2 故L 2 上述跃迁选律的限制导致了原子可能有亚稳态存在. 这指的是: 尽管某些状态的能量高于基态, 但由于释放能量的跃迁被选律所禁阻, 无法通过辐射到达基态.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6 原子光谱 2.6.1 原子光谱和光谱项 2.6.2 电子的状态和原子的能态 2.6.3 单电子原子的光谱项和原子光谱 2.6 原子光谱 2.6.4 多电子原子的光谱项 称为光谱项 氢原子光谱中各谱项的波数可用式 称为氢原子的光谱项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6 原子光谱 2.6.1 原子光谱 和光谱项 当原子由高能级E2跃迁到低能级E1时,发射出与两能级差相应的谱线,其波数可表达为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6 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是原子结构的反映,原子结构决定原子光谱的性质(成分和强度)。原子光谱是原子结构理论的重要实验基础,原子结构理论在原子光谱的测定、解释及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光谱和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6 原子光谱 2.6.2 电子的状态和原子的能态 组态 由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 l 描述的原子中电子排布方式称 为原子的电子组态 原子的能态(状态,state) 是指原子的波函数。原子光谱是原子的状态之间的跃迁所产生的,描述原子的状态可以用原子光谱项(term 对于多电子原子体系,个别电子的角动量算符与哈密顿算符不对易,但它们的和是可以的。因此我们需要知道角动量如何相加。原子的总角动量等于各个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矢量和。 例如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6 原子光谱 2.6.2 电子的状态和原子的能态 有两种加和法: ①L-S耦合法 适用于Z<40的轻原子 :将每一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加和得到原子的轨道角动量,将每一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加和得到原子的自旋角动量,再将原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合成为原子的总角动量; ②j-j耦合法 适用于重原子 :把每个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合成为该电子的总角动量,再将每个电子的总角动量合成为原子的总角动量。 两个角动量相加 假设两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