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膜分离过程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膜分离技术;膜;膜的用途;膜的应用;膜分离的特点: 无相变、低能耗 高效率、污染小 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浓缩与纯化同时进行;(1)对称膜:结构与方向无关的膜,孔经可一致,结构可不规则; (2)非对称膜:分离层很薄,较致密,为活性膜,孔径的大小和表皮的性质决定分离特性,厚度决定传递速度,朝向待分离浓缩液;多孔的支持层只起支撑作用,使膜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 (3)复合膜:选择性膜层(活性膜层)沉积于具有微孔的底膜(支撑层)表面上,表层与底层是不同的材料,膜的性能不仅取决于有选择性的表面薄层而且受微孔支撑层的影响。 (4)荷电膜:离交膜,含有高度的溶胀胶载着固定电荷的对称膜。 (5)液膜:将在有关章节中讨论。 (6)微孔膜:孔径为0.05—20微米的膜。 (7)动态膜:在多孔介质(如陶瓷管)上沉积一层颗粒物(如氧化锆)???为有选择作用的膜,此沉积层与溶液处于动态平衡。 ;图1 对称膜 图2 非对称膜;图3 对称膜 图4 非对称膜;二、膜分离过程的类型;膜分离过程的类型;蛋白质透析; 透析袋透析简单装置。 A:透析夹,B:透析,C:透析示意图 ;2.微滤(Microfiltration,MF) : 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作。 孔径分布范围在0.025~14μm之间,截留直径为0.02μm ~ 10μm大小的粒子。 可应用于消毒、澄清、细胞收集等。如培养基液菌体分离与浓缩,产品消毒。 ; 微滤(Microfiltration,MF) 一种静态过滤,随过滤时间延长,膜面上截流沉积不溶物,引起水流阻力增大,透水速率下降,直至微孔全被堵塞;;3.超滤( Ultrafiltration, UF) : 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为0.001-0.02 μm,分离推动力仍为压力差,截断分子量可变化。 适合于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浓缩,超滤亲和纯化,血浆分离,脱盐,去热原,在生物工程中应用最广。; 一种动态过程,由泵提供推动力,在膜表面产生两个分力:一个是垂直于膜面的法向分力,使水分子透过膜面,另一个是于膜面平行的切向力,把膜面截流物冲掉。 ;常规过滤(A)和超滤(B)的示意图 ;4.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反渗透: 定义:在溶质浓度高的一侧施加超过渗透压的压力,使溶剂透过膜的操作。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 1~1 nm之间。; 其基本原理为溶解扩散。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只有溶液中的水透过膜,而所有溶液中的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及无机物全被截留住。 主要用于海水脱盐,纯水制造以及小分子产品如乙醇、糖及氨基酸浓缩等。;膜法海水淡化;嵊泗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巴黎瓦兹河梅里市14万立方米/天的纳滤厂,每天为巴黎附近50万居民提供14万吨饮用水; ;;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阻隔作用,实现溶液的淡化和浓缩,分离推动力是静电引力。 ;1-半透膜 2-搅拌器 3-溶液 4-铂电极 5,6-进出水管;6.气体渗透:;气体渗透分离空气中的氮;;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三、膜材料;不同膜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膜的制造方法;;四、各种膜组件;1、管式膜组件;管式陶瓷超滤膜组件;2、平板式膜组件;板式膜组件;3、螺旋卷式膜组件;超滤超滤微滤卷式膜组件; 特点是膜堆积密度大、结构紧凑,适合低粘度、渗透产量大、 浓缩倍数较低的料液处理和水处理。;4、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5、纳米膜过滤技术;纳滤的应用;6、膜亲和过滤法;亲和膜分离技术要点;亲和膜分离操作方式;五、膜分离过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六、膜分离技术应考虑的问题;实际膜分离过程中影响截留率的因素: 溶质分子量 分子特性 不同分子截留率大小顺序:球形>带支链>线性; 对于荷电膜,与膜相反电荷的分子截留率较低; 若膜对溶质有吸附作用,截留率增大。 其他高分子溶质的影响 其他高分子溶质的存在使溶质截留率增大。 操作条件 膜面流速提高,截留率降低; ;膜分离技术应考虑的问题;浓差极化: 它对水的透过起着阻碍作用。所以浓差极化会降低膜的透水率; 结垢阻塞。 ;3、污染: 由于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