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科学传播导论》课程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科学传播导论》课程大纲

《科学传播导论》课程大纲 刘华杰 (C)刘华杰,2005,只供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参考,未经允许不准转贴。 课程名:《科学传播导论》 任课教师:刘华杰 时间:周五3-4节 地点:理教116 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将在根本上影响未来社会的格局,北京大学倡导以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及传播学四门学科为基础的新型科学传播理念,本课程相当于一门应用哲学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如何传播和传播什么的内在关联性;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科学过程的可错性与不确定性;科学的社会运作;传播“科学的生态系统”;米勒科学素养测度体系及其问题;科学传播模型;公众理解科学与公众参与科学;SSK与科学传播等。(网站) 导论 科学:从普及到传播 参考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编辑的同名内部材料 好的归科学? 科普与“四科” 官方(乾隆,新中国政府)、民间(中国科学社、任鸿隽等), NGO(WWF,自然之友),企业(东芝,海尔) 第一章 公民科学素养及对科学的态度 什么是科学素养?什么是公民科学素养(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 米勒(Jon Miller)三维度定义,欧洲OECD的PISA的发展,中国的国情。 美国双年度《科学与工程指标》的第8章(原为第7章) 李大光的文章与中国科协的调查。 中国科协的报告《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公众科学素养测试与解释 第二章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 1985年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报告 2000年英国上议院《科学与社会》报告 《谁误解了谁》报告 与境进路与民主模型 第三章 科学与公共领域 社会组织类型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交往理性 后现代科学观 “科学大战”(Science War)分析 SSK与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的内容:知识、“生态系统”及其他 科学传播的立场问题 第四章 科学传播实务 美国《MIT科学与工程传播指南》。 英国《科学传播手册》,英文 科学写作 科学论文写作与科普文章写作 引文方式与署名方式 公众科学与PRA 第五章 科学教育与标准 美国2061计划 中国2049计划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2006-2020)中的科普 博物学先行:地方性知识、情感、价值观 《小宇宙》 Microcosmos ,《植物的私生活》 BBC影片6集 新博物学 正规科学教育与公民科学素养的关系 生活世界:胡塞尔与伽达默尔 第六章 科学的形象:传媒与社会 传达不确定性 科幻中的科学形象 《弗兰肯斯坦》,《侏罗纪公园》,《未来世界》,《异形》,《1984》,《未来水世界》 《时间机器》,《我,机器人》 I,Robot ,《猎物》 Prey 《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康托的困境》(中译本《诺贝尔的囚徒》) 科学主义与“推销”科学 科学生态:科学的社会运作 因特网传播 类科学与反科学 第七章 生态运动与科学传播 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科学传播 绿色和平组织等 科学、科学传播与情感:敬畏自然问题 实际应用中科学的局限性:科学与文化 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像山那样思考 第八章 典型科学传播案例分析 四乙铅 放射性 人体特异功能 疯牛病 进化论 基因修饰生物 核酸营养 脑白金 克隆羊 克隆人 水坝问题 “苏丹红”事件 转基因土豆事件 中国民间科学爱好者 《时间简史》与《万物简史》(图书) 《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国家地理》 第九章 科学传播在中国 墨子与公输般,庄子 乾隆《棉花图》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中国科学社与《科学》杂志 中国式的“两种文化”之争 建国后的“科普”政策 1994年年底的决议 《科普法》与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 上海科学科学文化会议与宣言:科学主义之争 研究性作业: 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文献编目(包括学位论文) 中文“科学主义”文献编目(每条均附简介)(从汪晖、叶闯、肖显静入手) “敬畏自然”之争文献编目及传播学分析(环保,“何方”,《新京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 克隆人:政府、公众与学术界(立场分析) 转基因食品:知识、标准、权利与政策 艾滋病:两种传播史 SARS传播链重构:两种传播的竞争 课程主要参考材料: 美国三院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编,《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国上议院,《科学与社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见:www.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ld199900/ldselect/ldsctech/38/3801.htm 布罗德等,《背叛真理的人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Friedman,S.M. et al ed. . 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

文档评论(0)

wyj18116135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