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别急着写墓志铭的话
别急着写墓志铭
2013.10.30?687?南都周刊2013年第42期?0条?推荐[0]
不愿离场但又进击无措,这是很多纸媒目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一些纸媒肯定需要洗牌、调整,整个行业的规则与生态也需要重新寻找、定位。
文_章飚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期间,上海的《东方早报》当了一回“土豪”。在纸媒经营普遍惨淡的今天,《东方早报》把旗下的记者送去全国各地的主要景点旅游,唯一的工作就是边玩边发微博,在微博上实时报道全国各地景区的情况。《东方早报》把这个策划称为#直播黄金周172小时#,还在官方账号上颇为幽默地说:“在纷纷面临亏损的报纸界里,这样的土豪不多了,请好好珍惜。”
有人说,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被自己一手宣传造势起来的新媒体毁掉的。这种话,就像最近火爆的互联网金融终将革命传统金融业的言论一样,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仔细琢磨之后似乎又是一种悖论。
异化的纸媒
回头来看,国庆策划报道确实取得了《东方早报》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国庆7天,新浪微博上凡属与旅游有关的热点话题,消息源往往都来自《东方早报》;很多景区热点事件的追踪与深挖,也数《东方早报》做得最快最好。这样的效果让大部分处于半休假状态的同行们又喜又惊。以往,媒体虽也报道国庆黄金周的旅游盛况,但都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民众虽然对黄金周有万般感受,但在媒体上能看到的,永远都是哪里来了多少人、卖了多少东西、拉动了当地多少的GDP。而通过这次的体验式实时报道,黄金周的真实样貌通过微博这样一个新媒体平台,全景地展现了出来。
《东方早报》的这样一个微博直播策划,只不过是纸媒试图融合新媒体,进行自我变革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假期结束后,很快传出上海传媒界的两大报业文新集团及解放日报集团即将合并的消息,作为文新集团下面的主要报纸之一,《东方早报》也很快在合并消息传出的第二天推出了头版的报纸征订广告:“纸媒未死,我们邀你读到地老天荒。”很多人说这是纸媒对读者的心酸的告白,不过这更像在普遍不看好的大环境下,纸媒发出的“进击”宣言。
纸媒衰落这样一个已经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中国其实也就这两年才真实地体现出来。这不是纸媒第一次经受互联网发展的冲击了。在门户新闻网站兴起的时候,作为记者工作出来的产品,新闻稿件获得了除纸媒之外更广阔更快速的传播渠道,互联网让纸媒的内容与载体之间产生了剥离,相当多纸媒进入所谓“大宗新闻商品供应商”的阶段,成为门户网站的内容供给方,读者通过网络平台,免费获取海量的新闻消息。现在来看,这样的一种冲击虽对纸媒有一定的影响,但还没严重到影响纸媒经营的地步,互联网与纸媒之间的关系,也还算融洽。
真正要命的是社交媒体的崛起。无论是像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型新媒体,还是罗辑思维、晓说这样的个人媒体,抑或是虎嗅、36氪这样的科技媒体,媒体的定义被无限延伸,成为所有行业、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和使用的工具,信息的传播已经迅速扁平化。同样,媒体人的概念也被最大限度地外延。CEO、明星、达人全都成了媒体人,只要运营得当,他们的影响力并不逊于任何一家传统纸媒。
最重要的是,新媒体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创造者与传播者,随时随地传递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讯息;与之相对应的是,读者(抑或说用户)对媒体内容的要求同样也发生了剧烈改变,传统纸媒内容的价值被一再削弱,读者大量向新媒体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当多的纸媒进退失据,一方面想努力向新媒体靠拢,推出各种各样的终端、网站、平台,在内容生产上也日益考虑新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纸媒开始失去自己引以为豪的严谨与中立,抛弃了纸媒在提供严肃内容上一以贯之的要求。
不愿离场但又进击无措,这是很多纸媒目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些纸媒肯定需要洗牌、调整,整个行业的规则与生态也需要重新寻找、定位。
在这方面,国外同行可能走得更快一些。在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之后,很多纸媒从业者庆幸《邮报》获得了用产品经理思维来实践传统纸媒的最佳操盘手。由于亚马逊在大数据、云计算、客户行为分析方面的先驱性地位,贝索斯和他的团队知道该如何获取用户,如何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如何快速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有了贝索斯这样一个“产品经理”,《邮报》的前景值得期待。
新闻也是产品
《华盛顿邮报》有了自己的“产品经理”,那中国的纸媒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很难发现哪一家纸媒寻获了属于自己的产品经理,反倒是很多纸媒的精英在近几年纷纷选择跳出纸媒创业,做起了新媒体行业的“产品经理”。
目前比较火爆的几家新媒体的操盘手,如创办虎嗅的李岷,通过罗辑思维创收百万的罗振宇,以及钛媒体的创始人赵何娟,都是从传统媒体中走出来的。可以说,现在被传统媒体视为大敌的新媒体、自媒体,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传统媒体中创造力最强的从业者在操作。传统媒体几乎是一手培养了自己的竞争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