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记者曾问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布拉格教授:光是波还是粒子? 布拉格幽默地回答道:“星期一、三、五它是一个波,星期二、四、六它是一个粒子,星期天物理学家休息。” 如果你是布拉格教授,将如何机智地回答? 那么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电子显微镜 【精品课件,教学帮手】 * * 17.3 粒子的波动性 光的本性 人类对于光的认识历程 能量量子化 普朗克 德布罗意: 粒子和波这两种观点应该以某种方式统一 粒子性 波动性 (具有能量) (具有频率) (具有动量) h 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具有波长) 1672 牛顿 微粒说 T/年 惠更斯波动说 1690 麦克斯韦电磁说 1864 1905 爱因斯坦光子说 波动性 粒子性 1909 爱因斯坦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1924 德布罗意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实物粒子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 二.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原来学习历史,后来改学理论物理学。他善于用历史的观点,用类比方法分析问题。 1924年,他考虑到普朗克量子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在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于是他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爱因斯坦觉察到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重大意义,誉之为“揭开一幅大幕的一角”。 法国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二.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个质量为m的实物粒子以速率v 运动时,即具有以能量ε和动量p所描述的粒子性,同时也具有以频率ν和波长λ所描述的波动性。 h 粒子性 波动性 二者通过h来联系 二.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波 (物质波)的波长 由于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独创性,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但是人们总觉得他的想法过于玄妙,无法接受。于是,有人质问:有什么可以验证这一新的观念?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X 射线照在晶体上可以产生衍射,电子打在晶体上也能观察电子衍射。 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电子束被散射。其强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 1927年 G.P.汤姆逊(J.J.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与 C.J.戴维森共获 193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屏 P 多晶薄膜 高压 栅极 阴极 1. 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束在穿过细晶体粉末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电子衍射图样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2.电子双缝实验 1961年琼森(Claus J?nsson)将一束电子加速到50Kev,让其通过一缝宽为a=0.5?10-6m,间隔为d=2.0?10-6m的双缝,当电子撞击荧光屏时,发现了类似于双缝衍射实验结果. 大量电子的行为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电子显微镜下的头发分叉照片 电子显微镜下的血液中红细胞的照片 17.4 概率波 物质 实物 场 质子 电子 … 电场 磁场 … 光是传播着的电磁场 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会表现出波动性 一、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两种模型: ①粒子模型 经典粒子特征: 运动特征: ②波动模型 经典波的特征: 如:声音的干涉、衍射现象 如:自由落体、电子在电场中偏转 有大小、质量、电荷. 有频率、波长,即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能确定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时空中的确定轨道。 波和粒子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不同的表现 二、概率波 双缝干涉现象: 到达明纹的光子数多,到达暗纹的光子数少。 是否可以认为: 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了波动性,而不是光子本身就具有波动性呢? 问题:一个光子通过狭缝后到底落在屏上的哪一点呢?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光子落在明处的概率大,落在暗处的概率小。 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所以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玻恩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对概率波的验证——电子的双缝干涉 1) 用足够强的电子束进行双缝干涉? —— 结果与光的双缝干涉一样: 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体现电子的波动性。 —— 条纹掩饰了电子的粒子性 未能体现电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性质。 2) 用非常弱的电子束进行双缝干涉? —— 开始电子打在屏幕上的位置是任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土钉墙工程解决方案.ppt
- 16_水生生物方法_HJJ技术总结.ppt
- 16-1-1简谐振动特征及表达式技术总结.ppt
- 16-1-2简谐振动中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技术总结.ppt
- 16—3—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上课用技术总结.ppt
- 16-17-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和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技术总结.ppt
- 4土方施工解决方案.ppt
- 16版:(小专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临界及多解问题(创新设计)技术总结.ppt
- 16采煤机司机与安全检查工复习题技术总结.ppt
- 4万科集团产品定位解决方案.ppt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