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20世纪现代主义文:未来主义精要.ppt

第七讲:20世纪现代主义文:未来主义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三讲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 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 《美术馆里的骚动》 波丘尼作,1909年 采用了俯视的角度, 把美术馆里的混乱 和无序充分展示在 观众面前。运动和 奔跑着的人们涌向 大门,传达出骚动 不安的气息,而放 射状构图进一步强 化了这种感觉 。 嘈杂和乱哄哄的刺激也 许正在暗示我们,美术 馆所隐喻的古典艺术受到 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言一方面讴歌现代工业文明、科学技术使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完全改变,“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美”,因而主张未来的文艺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竞争;另一方面诅咒一切旧的传统文化,扫荡从古罗马以来的一切文化遗产,主张摧毁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他们高喊:“干起来吧!点燃图书馆的书架!把河水引来淹掉一切博物馆画廊,啊!看着那些自命不凡的古画被撕破了,褪色了,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地飘浮是多么地开心!举起斧头铁锤毫不手软地捣毁那些被人奉若神明的城堡吧!”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从1913年起,就分化为左翼和右翼,以马里内蒂为首的右翼是主导力量。右翼的未来主义者与法西斯政党合作,坚持反对一切传统,走极端的语言实验道路。而以帕拉泽斯基、卢齐尼为代表的左翼未来主义者则批判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对法西斯,认为马里内蒂盲目地拒绝过去,势必导致盲目地否定未来。1915年,两派彻底决裂,左翼退出未来主义阵营。 未来主义在法国也有反映。诗人阿波利奈尔从1911年起就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交往。他将其时法国盛行的立体主义艺术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立体未来主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除意大利外,未来主义最主要的阵地是苏联。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主张和刚刚成立的苏联的共产主义理念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涌现出一大批未来主义诗人。1913年,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发表《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兼收散文和诗歌。其中否定遗产,批判象征派,要求从形式上、语言上革新文学。未来主义文学在苏联的发展持续至20年代中期才逐渐衰落,被超现实主义文学取代。 艺术主张: 20世纪初,欧美社会已经呈现城市化、工业化、机械化的面貌。在这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意大利是落后者,其发展远较英国、法国、美国为逊。意大利的知识阶层不满现存秩序,陶醉于科技的新成就。未来主义的文学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它既有否定过去、开拓未来的一面,表现了革命的创新精神,又有反理性主义、虚无主义的一面,弥漫着悲观的情绪。    未来主义文学表现的主题 :歌颂船坞、工地、工厂、桥梁、飞机和劳动者;赞扬战争和军国主义,称“战争是世界唯一的洁身之道”。速度、机械、暴力、技术等主题是未来主义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这一趋势后来逐渐发展到虚无主义的层面。马里内蒂在1912年甚至提出反理性、重直觉的非人化主张。他声称在文学中要消灭自我,消灭一切人的心理活动,最终以物质来代替人类。这种重物轻人的主张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新小说。    在语言上,未来主义者是最激进的语言解放者。在1912年的《未来主义文学的技术性宣言》中,主张把语言从罗曼语族句式的牢笼中拯救出来,消灭语法,将名词任意罗列,使用动词不定式,取消形容词,取消副词和连词,取消标点符号,甚至主张可以在诗歌中引入数学符号。此外,马里内蒂特别重视用“不连贯的想象”通过广泛的类比和名词重叠造成形象网络,以此来体现最真实的生命深处的直觉反应。    未来主义文学流派始终贯串着一条反传统、反理性、重直觉本能、物质本质的理论路线,适应现代机械文明和现代时空意识的发展,在艺术上不无创新之处。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除旧布新的破坏力量而引起人们震动的。在文学实践上,未来主义者好走极端、粗暴的否定一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文学成就也非常有限,远不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 ?? ??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1876-1944) 欧洲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