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季养生与膏方调补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护理 学习目标 了解膏方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了解膏方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内容 熟悉膏方的存放方法 熟悉冬季日常养生方法 中医的养生理念 ——法于自然,顺时养生 顺应自然以养生的两重含义: 一是顺乎自然之意。即顺乎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 二是指顺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以养护调摄。 四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养生学里一条极其重要养生的原则: 春应肝而养生 夏应心而养长 长夏应脾而变化 秋应肺而养收 冬应肾而养藏 冬 季 养 生 冬季养生从冬至始 冬至是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从阴阳学观点看,“冬至--阳生”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是养身进补的最佳季节。 膏 方 冬令养生进补的首选 什么是膏方 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稠厚的膏滋方 。药性较缓和,药力持久,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疗疾延衰的目的。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等多种作用。 什么是膏方 膏方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症状综合辨证而处方配制。膏方从开方、用药到熬制、服用都十分讲究,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整的用药特色。 膏方的分类 膏方的历史 在2000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膏剂的记载。东汉《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则是内服膏方的最早记载。 唐宋时期膏方逐渐发展,明清时期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如流传至今的 “龟鹿二仙膏”、“茯苓膏”以及“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应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为什么要在冬天进补膏方 中医进补,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滋药,则以冬季为宜。 原因: 1、膏滋药比较滋腻,热天服用,不易消化吸收。同时一料膏滋药,一般要服6—7周,在气温较高时,容易变质。一般以冬至日起四十五天左右,即头九到六九为最佳时间。如果准备一冬服二料膏滋药,则可以适当提前。 为什么要在冬天进补膏方 2、按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腠理致密,进食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方面,也较热天为多。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冬三月,此谓闭藏”。 因此,冬令正是及时进补的大好时机。 膏方的适宜人群 对少年儿童,可以助长发育,提高智力; 对中青年人,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 对老年人,可以推迟衰老,永葆健康; 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缓解; 对于亚健康人群,能够调节情志、缓解压力、强身防病。 不适宜人群 孕妇 婴幼儿 肝炎、结核等活动期患者 各类疾病发作期患者 膏方组织的基本思路 坚持辨证论治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选用滋补之品 选用的膏类也需辨证 糖的选用也应分类 相关食品选用有针对性 膏方的基本内容组成 膏方中的中药以优质药材为主,尽量不用草药,矿物类药物。 尽量多选用一些膏滋淅出量大的药物,以利于膏方的形成。 处方药物的味数,一般在30味左右,相等于汤剂的2倍。 处方总量以常用每日量计约15天。以服用时间计约45天左右。 生晒参、西洋参等每日用量一般3克不超过10克,野山参每日不超过0.5克,冬虫夏草每日不超1克,羚羊角粉每日不超过0.3克,蛤蚧粉每日不超过2克。河车粉每日不超过2克。 收膏的膏类300克左右,糖类300克左右。 膏方的基本内容组成 每味药总剂量一般可掌握300克左右。磁石、牡蛎、石决明等金石介壳类药物,用量要大一些,可用500克左右。也可以完整开出处方后乘以15服。 需要包煎的药物如蒲黄、旋覆花、蚕砂等。 人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应该用文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汁冲入,或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 膏方的制作 膏方制作分为四步: 药料处理:将处方的药料洗净,贵重药研粉。 煎煮:把药物放入大容器,文火煎沸一小时以上,反复三次,并将药渣压榨,把煎汁和压榨液合并过滤澄清。 浓缩:上述澄清液煎煮浓缩。 收膏:将冰糖、饴糖或蜂蜜以及阿胶、龟版胶、鹿角胶等加入浓缩液中,搅拌至成膏状,放入容器中储存。 膏方的存放 膏滋药应储存在瓷罐(锅、钵)中,亦可用搪瓷烧锅存放,但不宜用铝锅、铁锅作为容器。 由于膏滋药服用时间较长,故应放在阴凉处。如能放置在冰箱里则更佳,可防变质。 如遇冬令气温连日回升,可隔水高温蒸烊,但忌直接将膏锅置炉火上烧烊,这样会导致裂锅和焦底。 不要每次更换一只汤匙去取膏,避免反复将水份带进罐里,使发霉变质。应该放一只固定的汤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