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成环节 创伤的链式流程复苏 谢志进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成都市肿瘤医院 Email:codman@163.com * 概念 创伤链式流程复苏指在创伤救治中由初步快速判断病情 、吸的阶梯化管理 、中心静脉通路 、全面系统检查 、改良氧利用率判断危重程度 和损伤控制手术(确定性救命手术) 等环节共同组成的急救模式。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何忠杰教授所提出 全面系统 体检+辅检 呼吸的 阶梯化管理 立即建立 中心静脉通路 改良氧利用率 判断危重程度 接诊伤员 确定性救命手术 快速判断病情 * 急救的时效性:是指伤后的时间与救治效果之间的关系,即在救治时间窗内通过相应措施,达到单位时间内的最佳救治效果。不同的时间段内采用相关的急救措施得到不同的救治效果,而急救的时效性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最佳效果 核心-时效性 * 指伤后开始至伤后1小时以内的时间。它是以伤后在院前、院内抢救的连续性为基础,提高生存率的最佳时间窗。急救措施包括使用基本的急救五大技术(通畅气道、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复苏和确定性救命手术 黄金1小时 * 是创伤性休克发生后,组织液回输的“自体输液”约持续30分钟、回输250ml左右组织间液,而提出的时间概念。它强调及时的、正确液体复苏,以维持基本的灌注,以延长或维持为确定性救命手术创造安全的全身灌注条件,减少并发症 抗休克30分 思考:急救补液首选什么液体? * 指意外事件发生后的前10分钟。这段时间伤者不可能得到专业救护,只能以周围非专业人员自救,而这10分钟密切关乎预后。据此提出了需要伤员、民众在伤害现场提高自救水平的时间概念。它针对的是在战场和平时的创伤发生时现场死亡率最高人群的抢救时间窗 白金10分钟 * 根据伤病在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和发展速度、确立以其中一种严重系统或全部做为生命支持的目标;为发便于判断迅速和准确,应该应用创伤评分等系统,应该相信自己积累的临床抢救经验。虽然是初步判断,但不是简单的判断 初步快速判断病情 * 为了把患者的呼吸系统做为单一的系统支持,或作为危重伤病的一个系统支持以期稳定三大系统,而总结的阶梯化管理方法。比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呼吸支持:气管插管应该一次成功,至少在1~2分钟内完成;包括有创的气管切开可以在90秒钟内完成 呼吸的阶梯化管理 * 它应该成为急救专业的基础技术和特长。根据伤情需要,既要完成常规体位的中心静脉通路,又要完成非常规体位的中心静脉通路。由此提出8部位16点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和原则。静脉通路应该在1~2分钟内建立并给药,甚至在2~3分钟内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应该不发生静脉通路问题影响抢救展开 中心静脉通路 * 全面系统检查 CRASH PLAN C cardiac 心脏 R respiratory 呼吸 A abdomen 腹部 S spina 脊髓 H head 头颅 P pelvis 骨盆 L limb 四肢 A arteries 动脉 N nerve 神经 * 氧代谢的观念仍是目前危重病治疗的重要基石,把危重病的观念和判断方法引入到急救治疗中可提高急救的水平,它可以把经验性抢救提升到氧代谢观察水平。改良氧利用率MO2UC SaO2-SvO2 /SaO2.正常值0.22-0.32,创伤越重,指数越高,大于0.4时间越长,缺氧越久。 它是综合判断指标 改良氧利用率判断危重程度 *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海军,是指一艘轮船承受损害和维持完整性的能力。九十年代初,这一理念被引入严重创伤的救治。因为医生们在实践中发现:对严重多发伤早期实行简单的外科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以后,转入重症监护室复苏支持治疗,当伤员生理条件允许时再施行确定性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于是,提出了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 和损伤控制手术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DCO—又称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概念 损伤控制手术 * 损伤控制目的旨在避免由于严重创伤病人生理潜在能的耗竭、避免“死亡三联征(体温不升、酸中毒和凝血障碍)”(the deadly triad of hypothermia,acidosis,and coagulopathy)出现,损伤的因素相互促进,而成为不可逆的病理过程,其目的在于降低严重创伤的死亡率 损伤控制手术 三者互为因果 低温 代谢性 酸中毒 凝血 障碍 恶性循环 而长时间的复杂外科手术及麻醉进一步引起失血、热量丢失、酸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免疫系统损害,使患者自身创伤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