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常用修辞
中学语文常用修辞
蔡立达编写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和润饰;所谓修辞格,就是在修辞上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一些结构形式。
修辞格很多,我们能见到的有三十九种:比喻、比拟、避讳、别解、层递、衬托、错综、倒装、对比、对偶、反复、反问、反语、感叹、呼告、互文、回环、借代、精警、谲辞、夸张、联珠、摹绘、拈连、排比、设问、省略、示范、双关、通感、婉曲、物候、析词、镶嵌、移就、异称、引用、用典、增动。下面就最常见的十种修辞格作些分析。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此文,对中学语文修辞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十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通感、反复。
一、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AB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用B事物来比A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②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她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脆弱。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草地,真是一个又大又好的露天餐厅。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 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天安门广场成了花的海洋。 ②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如:在那豺狼当道的社会。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4、博喻。又称复喻、莎士比亚式喻。就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来描绘或说明一个本体,使比喻更精密、更形象生动。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一)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吴吉昌像久困笼中的小鸟,一旦获得解放他就要展翅高飞了。 (三)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四)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借代 (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