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0.973 r=0.995 三 物理实验常用基础仪器的有关知识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秒表 电表 磁电式仪表 数字仪表 电阻箱 电源 1.游标卡尺 外径量爪 内径量爪 深度量尺 游标 主尺 固定螺钉 数显游标卡尺 校零 电源开关 公制英制转换 为了提高米尺的测量精度,通常在米尺(主尺)上附带一个可以沿尺身移动的小尺(游标)。游标上的分度值x与主尺分度值y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使游标上p个分度格的长度与主尺上(p-1)个分度格的长度相等,即使得 p X=(p-1)y 主尺与游标上每个最小分格之差久δ为:δ=y-x=y/p 差值δ称为游标尺的精度,它表示了游标尺能读准的最小值,也就是游标的最小份度值。 常用的游标 δ =0.1mm δ =0.05mm δ=0.02mm δ=? 游标尺的准确度,即仪器的误差限 1’ 卡尺的指示值为37.02 测量结果: 用误差限表达:D=(37.02±0.02)mm 用不确定度表达: D=(37.02±0.02)mm 测量结果:d=(3.10±0.02)mm 卡尺的指示值为3.1 测量结果: 用误差限表达: D=(指示值±Δ仪)mm 用不确定度表达:D=(指示值±Δ仪/√3)mm 卡尺的指示值为3.10 2.螺旋测微器 尺架 锁紧装置 测砧 微动螺杆 固定套筒 微分套筒 棘轮旋柄 纠正零点误差: -0.005mm 指示值:0.465mm 刻度间的估读方法:1/2估读,1/5估读 细丝直径的测量值: 0.460mm 3 秒表 启动,停止按钮 日期时间,秒表按钮 照明,清零按钮 仪器误差: Δ仪=0.01+0.0000058t t为计时时间 人操作所产生的测量误差:0.2s 测量结果t=(12.8±0.2)s 4 电表 电测仪表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原理不同,分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电动系仪表等,其用途各不相同。 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绝大多数电表是磁电系仪表。它不但可直接用于对直流电参量的测量,而且与附加整流器结合用来测量交流电参量,或加上换能器,还可以对非电量进行电测。 电表 当动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动圈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定大小的磁力矩,使线圈发生偏转。与此同时,与动圈固定在一起的游丝因动圈偏转而发生形变,产生恢复力矩,且随动圈的偏转角的增加而增大。当恢复力矩增加到与磁力矩相等时,动圈则停止运动,与动圈固定在一起的仪表指针在标度尺上指示出测量数值来。 磁电系仪表是利用永久磁铁的磁场和载流线圈的相互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其内部结构如上左图所示。 1为强磁力的永久磁; 2是接在永久磁铁两端的半圆形“极掌”; 3是圆柱形铁心,它与两极掌间形成较小的气隙,以便减小磁阻,增强磁感应强度,并使磁场形成均匀的辐射状,如上右图所示; 4是处于气隙中的活动线圈(简称动圈),它是在一个铝框上用很细的绝缘铜线绕制成的; 5是装在转轴上的指针; 6是产生反作用力矩的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游丝”,“游丝’”的一端固定在仪表内部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并兼作电流的引线; 7是固定在动圈两端的“半轴”,其轴尖支持在宝石轴承里,可以自由转动。 电表 设I为通入动圈中的电流强度,N为动圈的匝数,S为动圈的截面积,B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则动圈所受的电磁力矩为 式中D是游丝的弹性恢复系数,它的大小与游丝材料的性质和尺寸有关。当磁力矩与弹性恢复力矩达到平衡时,即 Ma=Mm ,可得 若线圈偏转的角度为α,则游丝产生的恢复力矩为Ma,它与偏转角度成正比,故 这里系数k的大小仅与电表的结构有关。故上式表明在电表结构确定的情况下,线圈的偏转角度α与线圈通过的电流强度成正比。由此可见,磁电系仪表的标度尺的刻度是均匀的。系数k在数值上等于线圈中通以单位电流所引起的偏转角度值,故称k为电表的灵敏度。 其中 各项称为分误差,而 叫作误差传递系数,一个量的测量误差对总误差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其本身误差的大小,且取决于误差传递系数。 常用函数的标准差传递公式 标准误差传递(合成)公式 函数表达式 练习题 写出下列各函数的标准误差传递公式 1、圆柱体的体积: 2、密度测量: 3、转动惯量: 4、金属线的原始长度: 求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的步骤 ①?? 对函数求全微分,或先取对数再求全微分(对乘除法); ②?? 合并同一分量的系数,从而可以得到最简单形式; ③?? 将微分号变为误差号,求平方和,然后再开方。 [例]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的密度,其公式为: 。今测量9次,测得的数据如下,试计算密度。 解: 先计算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再用物理关系及其误差传递公式计算间接测量量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