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知识链接 人工牛黄 Calculus Bovis Artifactus(《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 本品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制成。 本品为黄色疏松粉末。味苦,微甘。 本品含水分不得过5.0%。含胆酸(C24H40O5)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13.0%。含胆红素(C24H36N4O6)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0.63%。 功效与牛黄相似。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知识链接 培植牛黄 Cultural Calculus Bovis(《部颁标准》批准文号:(90)卫药准字Z-16号)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的活体胆囊中培植的干燥胆结石。手术或宰杀时,带核取出,除去胆汁及粘液,干燥,去核。 本品为不规则片块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间有少量灰白色疏松状物和乌黑硬块。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能“挂甲”,嚼之易碎,不粘牙。 本品含水分不得过9.0%。含游离胆红素不得过0.70。含胆酸按干燥品计算应为7.0%~13.0%。含胆红素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35.0%。 功效与牛黄相似。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知识拓展 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使用情况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21号)。 通知规定: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其他含牛黄的品种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或人工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已明确处方使用牛黄或其代用品的品种如需变更处方使用牛黄或其代用品,应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产地】主产于俄罗斯,我国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产。 【采收加工】猎取后锯取其角,晒干。以8-10月捕捉锯下的角色泽最好。 图12-10 赛加羚羊 六、羚羊角 Cornu Saigae Tataricae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性状鉴定要点】 1.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 2.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光润如玉。 3.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4.角的基部内有 “骨塞”,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 5.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6.质坚硬。气微,味淡。 图12-11 羚羊角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角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等。 【功效应用】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知识拓展 一、羚羊角的炮制 1.羚羊角镑片??取羚羊角,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干燥。 2.羚羊角粉??取羚羊角,砸碎,粉碎成细粉。 二、羚羊角混淆品 有同科动物鹅喉羚羊Gazella subgutturosa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 、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等的角,以上混淆品均无“通天眼”、不呈半透明。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来源】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图12-12 梅花鹿 图12-13 马鹿 七、鹿茸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产地】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等省。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 【采收加工】采收方法分砍茸与锯茸二种。①锯茸:一般从第三年开始锯取,二杠茸(具一分枝)每年采收两次,小满前后开始第一次锯茸(头茬茸),立秋前后锯第二次(二茬茸);三岔茸(具二分枝)每年采收一次,通常在7月下旬锯取。②砍茸:用于老鹿、病鹿,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