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損害回復」刑事政策之探討-法務部矯正署高雄第二監獄.ppt
被害人「損害回復」刑事政策之探討 報告人:劉彥良 壹、 前言 法治國刑法訂定法律之目的 法治國刑法之刑事罰法趨勢 漸趨嚴峻的長刑期自由刑與假釋門檻的提高 仿傚美國「三振法案條款」從嚴之精神,通過重罪累犯不得假釋之立法規定 我國被害人刑事政策上未見明確之實質立法 貳、 被害人刑事政策之發展 一、刑事政策之概念: 包含法律政策、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層面 防制犯罪的刑事科學 懲罰犯罪的手段 發揮一般及特別犯罪預防之效力 保障人民之自由及人權 三、 我國被害人之刑事政策: (一)、忽略被害人之補償機制 刑法及相關特別法均以犯罪人的角度考量 不斷的加重刑罰權的運用 整體刑事政策有過度依賴刑罰之傾向 補充說明一:「補償排除條款之規定」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於民國91年7月10日修正通過,全文36條。其中第10條定有補償排除條款之規定: 1.被害人對其被害有可歸責之事由者。 2.斟酌被害人或其遺屬與犯罪行為人之關係及其他事情,依一般社會觀念,認為支付補償金有失妥當者。 本規定之條文內涵抽象不明確,在實務見解認定標準不一,恐有適用之爭議問題,對被害人之補償判決亦造成不公平,相對被害人之權益保障仍未完全。 補充說明二: 「懲罰性賠償」 「消費者保護法」於民國83年1月11日總統令制訂公告,全文64條。 本法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其目的係為促使企業經營者重視商品及服務品質,維護消費者利益,懲罰惡性之經營者,並嚇阻其他企業經營者仿傚。依消保法第51條規定,消費者依照消保法所提之訴訟,如果係因企業經營者故意所致之損害,得請求損害額三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如果係因企業經營者過失所致之損害,得請求損害額一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補充說明三:「刑事罰三軌制」 我國刑法刑罰論中採「刑事罰二元論」,以刑罰與保安處分兩種法律功能同時存在,採取兩軌同時併行制度。因兩者之理論本質與實務目的有所不同,故在司法裁判上經常同時宣告兩者一併執行。刑法學者解釋前者之立法作用即是對過去之罪責懲罰為目的;後者立法作用即是對未來之危險預防為目的。然依法治國刑法之精神,認為刑事罰應採三軌制,即是刑法之法律功能應有刑罰、保安處分、被害人損害回復此三種反應機制,經由司法程序從中擇一適當機制行使,達到刑法功能之最大效果。 參、被害人司法地位之演變 一、懲罰犯罪人替被害人討回公道的時代: 人類歷史自古以來對於犯罪人一向採取「應報刑主義」 四千年前巴比淪王國的漢摩拉比法典,是人類第一部刑罰律典,整部法典中充滿應報思想 五至十四世紀中古歐洲大陸英法等封建國家「神權主義」興盛時期,殘酷之懲罰性刑罰最是發達。 補充說明一:反教育刑主義 1960及1970年代,美國許多學者對於教育型刑罰之監獄矯治功能產生質疑,甚至嚴重批判監獄之功能及存在價值。例如學者大衛華德研究發現,監獄矯治處遇對於參與之受刑人有負面之影響,如對管教人員不友善、違規紀錄較多、違反假釋條件較高等情形。1974年,學者馬丁森提出「矯治無效論」之說法,對於近代犯罪人的教育刑刑罰功能完全否定。當美國學者馬丁森發表矯治處遇〈完全無效〉(Nothing Works)的研究報告後造成美國刑罰之刑事政策重大變革,如美國各州紛紛揚棄強制性的矯治課程與處遇計劃、取消不定期刑與假釋制度而改為定期刑,甚至有終身監禁制度之產生,最著名的即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於1994年簽署之加州「暴力控制與執法法案」(The Violent Crime Control and Law Enforcement Act of 1994),其中以「三振出局條款」(Three strikes and you′re out laws)最受各界重視。 補充說明二:刑事政策「鐘擺效應」 觀看刑罰目的之變遷,從古早以被害人觀點出發的懲戒、贖罪之「應報主義」刑罰,司法的歷史的鐘錘偏向被害人。經由十八世紀犯罪學實證派思潮之倡導,轉向高唱以犯罪者之基本人權保障為主的「刑罰二元論」,重視犯罪人之刑罰矯正功能,此時鐘錘擺向犯罪人。九0年代美、德、日興起「修復式司法」運動,將刑事政策再度拉回到以「被害人受益立場」為主的優先觀念,訂定明確之司法程序,以回復被害人損害為刑罰考量核心價值。如此司法刑事政策的轉變,好像鐘錘擺動,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基於刑罰功能論點不同,刑事政策理論在被害人與犯罪人之間擺動。 補充三: 「修復式司法」 「修復式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為英譯名詞,因每位學者對restorative justice理論重點不同,造成目前各國翻譯名稱未盡一致。日本譯文部分:日本有些學者著重賠償的獲得,故譯為『損害回復的司法』;有些學者重視加害人與被害人間的和解將其翻成『宥和的司法』;不過西村正夫氏認為,r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AD制图》教学大纲.doc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 《合欢树》授课教师曾敏学生年级高二学科语文.ppt
- 《工程制图实验》教学大纲.doc
- 《建筑平面图的识读》教学设计.doc
- 《提高初二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doc
- 《标杆考察-丰田精益生产考察研修班》.doc
-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ppt
- 《湖心亭看雪》学案.doc
- 《竞争合作》.doc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典优】.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实用).docx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