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零零七年江苏高考历史科目
二零零七年江苏高考历史科目
各地名师预测题精选(上)
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大多经历了一个不断选择合适政治体制的过程。回答1~3题。
1.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2.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措施是 ( )
A.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D.建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3.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
A.结束君主统治制度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C.建立民主共和制D.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某种程度上说,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自下而上的革命交替、互为作用的运动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4~6题。
4.“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
A.商鞅 B.杨炎 C.王安石 D.司马光
5.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出现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未触动原有体制B.都主张学习西方器物C.都涉及教育改革D.都促进近代化
近代以来民主思想不断发展,政治民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据此回答6~8题:
6.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下列主张要求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是 ( )
①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②早期维新思想 ③康梁的维新思想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和谐社会强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下列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哪些事件符合以上要求:
①中共“八大” ②反右派斗争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反右倾斗争 ⑤“八字”方针
A. B. C. D.A.国会提名,总统任命 B.总统提名,众议院任命
C.总统任命,国会批准 D.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
法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回答9~11题。
9.新中国人民政府管理和建设国家的最早法律依据是 (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最早提出社会契约思想的思想家是 ( )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孟德斯鸠
11.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国《1791年宪法》相比,其共同点不包括 ( )
A.制定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B.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C.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体 D.赋予公民充分的选举权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回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促进祖国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2~14题。
12.清朝设立台湾府的根本目的 ( )
A.加强两岸联系B.巩固海防以维护统一C.铲除地方割据政权D.防止列强入侵
13.中国政府对台湾统一后的基本政策不包括 ( )
A.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C.中央政府派驻军队 D.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14.右图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与胡锦涛主席历史性的握手。这一握手再次开启了两党的对话。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国家统一是一个民族强盛的基本前提。回答15—16题。
15.下列选项体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 ( )
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②德意志帝国的诞生③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④郑成功收回台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拆毁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拆毁于苏联解体后
“柏林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