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净总比影响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孤岛中二中东出砂严重井平面分布图 3)出砂影响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中二中东Ng5出砂对吞吐效果的影响表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注汽强度 t/m 周 期 油 汽 比 t/t 孤岛中二中东注汽强度与周期油汽比关系曲线 4)注采参数影响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草古1潜山油藏开发初期单井排液量对油井含水的影响 含水 % 单井排液量 t/d 底水油藏排液量影响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孤岛中二中东回采水率与累积产油关系曲线 5)边底水的影响--回采水率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孤东九区西R1-23井日油能力与含水关系曲线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孤东九区R3-17井水驱作用效果图 累积产油2.2万吨,平均日油17.3t/d。 边水具有驱替作用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本区的原油粘度多在30000--60000mPa.s(50℃)之间,且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变稠。 6)原油粘度影响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不同井区生产效果对比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8)避射或打开程度影响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含水--打开程度关系图 含水 % 打开程度 % 冷采(掺水) 冷采(不掺水) 热采 1998年8月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采收率---技术指标 注采关系曲线法 油汽比法 水驱曲线法 产量递减法 产量递增率法 国内采收率预测方法: 可采储量评价 按注采关系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表征“注-采”关系的方法,为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油汽比法,这类方法只适用于注蒸汽开发油藏。 一类是表征“采”关系的方法,为产量递减法、水驱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这类方法不反映注入介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既适用注水开发的油田,也适用于注蒸汽开发的油田。 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分类 可采储量评价 按表征信息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反映累积信息量的方法,为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 一类是反映瞬时信息量的方法,为油汽比曲线法、产量递增率法和产量递减法。 表征累积信息量的方法可减少开发过程中措施变化而出现的数据的大幅度变化,提高数据运算的精度和预测可靠性。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尤其在注蒸汽吞吐阶段,周期作业频繁,常常造成油汽比法、产量递增率法和产量递减法数据相关性差,而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数据相关性高,在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常这两种方法,其他方法作为参考。 可采储量评价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在蒸汽吞吐阶段还是蒸汽驱阶段,其累积产油量与累积注汽量之间在半对数坐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注采关系曲线法 可采储量评价 草20块潜山注采法关系曲线 剩余可采储量14~16?104t 可采储量评价 当达到极限油汽比Ic时,其对应的采出程度即为采收率,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为: 油汽比曲线法 注蒸汽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阶段,瞬时油汽比与采出程度之间在半对数坐标上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可采储量评价 产量递增率法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属一次能源开发,引进递增率的概念,经推导可得如下公式: 可采储量评价 分析各开发时期不同部位、不同井距下、不同吞吐阶段的周期产油量、平均单井日产油、油汽比、回采水率、采注比、油层压力、综合含水等变化规律,同时分析目前油层热连通状况。 开发动态特点 (1)开发阶段划分及各阶段主要生产特点 稠油油藏开发历史一般比较短(吞吐方式下),不象水驱油藏开发阶段划分那么详细系统,一般情况可按三种方法划分: 按开发方式划分:如冷采阶段、注蒸汽吞吐阶段、吞吐+蒸汽驱阶段、蒸汽驱阶段、蒸汽驱后水驱等。 按大的措施调整划分:开发试验阶段、工业化蒸汽吞吐阶段、一次加密调整阶段、二次加密调整阶段等。划分根据实际油藏开发。 依照含水情况划分:划分为低含水、中高含水、高含水。稠油油藏一般没有特高含水阶段,因为在特高含水阶段开发没有经济效益。 开发动态特点 吞吐阶段 1992.7~1997.9 吞吐+间歇汽驱阶段 1997.10~目前 冷采阶段 1989.1~1992.6 按开发方式划分 孤东 九区 西开发阶段对比表 孤东九区西开发曲线 开发动态特点 开发初期 93.1~95.11 上产阶段 95.12~97.8 综合治理 97.9~98.9 产量递减 98.10~03.2 井网调整 03.3~ 开发动态特点 孤东九区西开采现状统计表 2003.12 (2)开发现状 开发动态特点 a年=29.3% 草20块奥陶月递减曲线 (3)产量变化规律 开发动态特点 调和递减——单家寺油田 Qo=96.6/(1+0.2573*t) 开发动态特点 双曲递减——乐安油田 Qo=182.6/(1+1e-6*0.27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