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流感染及血培养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ICU 李粤平
主要内容
血流感染概念、病原学特征
血培养的规范化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血流感染概念
血流感染(BSI):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
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引起全身感染、中毒和全身炎症反应(SIRS)。
进一步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血流感染类型
菌血症bacteremia :细菌侵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
败血症septicemia :细菌在血流中大量繁殖,引发严重的临床感染症状。
脓毒症sepsis :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血管导管继发的血流感染。
细菌性心内膜炎bacterial endocarditis:草绿色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引发的心内膜感染。
美国CDC BSI诊断标准:
血培养阳性在1次或1次以上,阳性病原体与其他感染部位无关。
患者至少有以下1项症状或体征: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
同时至少满足以下任意1项:
若血培养为常见的皮肤寄生菌需有不同时间2次或2次以上的血培养阳性。
若血培养为常见皮肤寄植菌,血培养仅1次阳性,则需同时有静脉导管培养为阳性的同一病原菌。
血抗原测定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或B群链球菌),且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不能用其他部位的感染来解释。
2001年卫生部医院BSI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发热38℃或低体温 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①有人侵门户或迁徙病灶;②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③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④收缩压低于12 kPa(90 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 kPa(40 mmHg)。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2条之一即可诊断。①血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若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棒状杆菌、肠杆菌、CNS、丙酸杆菌等,需在不同时间采血有2次或多次培养阳性。②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BSI流行病学
发病率从1986年的1.6%增至2006年的3.1%,年度增长率为0.1%,病死率达21.0%~48.0%1
文献报道,在英国血流感染1990年共发生30000例,1998年增加到50 000例1。美国血流感染每年约为250000例2,每年约9万例病死。
在住院病人中,血流感染从1980年占6.7‰上升到1992年的8.4‰3,病死率约27%~28%2。
据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血流感染引起死亡者占总的死亡原因的第13位2。
Reacher MH, et al. BMJ,2000, 320:213-216. 2. Edmond MB,et al. Clin Infect Dis,1999,29:239-244.
3. Diekema DJ,et al. Int Marsilio MK,J Antimicrob Agents,2000,13:257-271.
中国CHINE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株数逐年上升
1.汪复等.2012年中国C 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51-356
2.李光辉等.2010年中国CHINET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2.4.251-257
3.李光辉等.2011年中国CHINET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3.4.241-247
中国CHINET血培养分离菌株分布
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43~47%,肠球菌7~8%,金葡菌5~7%。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氏菌13~17%,克雷伯菌属5~8%,不动杆菌属细菌3~5%,铜绿假单胞菌2.5~4%。
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
MRS、VRE、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他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总株数:490株
中国CHIF-NET 2010-2011年真菌总结
中国CHIF-NET 2010-2011年: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我院血培养情况
我院血培养菌株
血培养存在的问题
细菌名称
正确
污染率
不确定
金葡
87.2
6.4
6.4
大肠埃希氏菌
99.3
0.0
0.7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2.4
81.9
5.8
肺克
100.0
0.0
0.0
肠球菌
6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