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与健康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周永红 博士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早期的认识 纵观人类的历史,对于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定义为变态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在一个时期或地方受人敬畏的行为,在另一个时期或地方可能会被定义为疯狂的病例。 关于变态成因的解释很少,即使是可供解释的线索也很少。 1、超自然的解释 在史前社会,万物有灵论的信仰被广泛传播,心里障碍常常被归因为万物有灵论。 2、生物学原因 用生物学观点分析变态的做法同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持生物学观点的人们相信变态本身具有身体上的原因。 3、心理学原因 有关精神障碍有其心理原因并通过心理方法进行治疗的观点直到18世纪中叶才再次兴起。 二、现代说明 1.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两个基本命题 2.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的实验神经症 3.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马斯洛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 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 异常心理 第二单元 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统计学角度 文化人类学角度 社会学角度 精神医学角度 认知心理学角度 三、标准化区分 医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四、心理学区分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一)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1、感觉过敏: 患者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的感受性 如光、声、冷、热等。 神经衰弱症 身体虚弱状态 增高 不能忍耐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 特点 ①短时 ②物像不清晰 ③集中注意后可否定 衣架→人 桌子上的帽子→动物 路上草绳→蛇 ④病理性 时间长 形象清晰 2、幻觉: 是没有客观事物相应刺激作用于感官而发生的知觉。把外界不存在的某种事物,而感知到是这种事物,即幻觉(虚幻知觉)。如无人在外走路,他说有人走路;无人骂他,他说有人骂他。 特点 ①可在各感官出现(如幻听、幻视、幻嗅、 幻味、幻触及内感受器幻觉等); ②反复出现幻觉即是病理现象; ③精神分裂症中多见,应作精神检查确诊; 二、思维障碍 即思维特征发生的紊乱。 1、正常思维特征: ①思维具体性:思维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 具体内容; ②思维目的性:思维围绕目的有意识地进行; ③思维实际性:具有实际的效用性; ④思维实践性:能通过实践验证 ⑤思维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性 思维障碍即上述五个思维特征发生紊乱。通过交谈、检查、观察病人书写的内容及相关行为表现,发现思维障碍症状。 2、分类及症状: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常见症状: ①思维贫乏: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 少,回答问题简单,不觉异常、 不着急。多见精神分裂症。 思维量 思维速度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②思维迟缓:(抑制性思维)患者思维内 容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 想困难。想事费劲、回答缓 慢,患者自感“脑力好像转不 动”,对此着急。伴有抑郁情 绪,多见抑郁症。 ③强制性思维:患者自感脑力出现大量思 维内容,不受支配,似是 外力强加于己。思维无固 定内容,无法控制。多见 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 ①妄想:把某种知觉刺激反应为另一种 事物。如是兔子被看成是狼。 在病理基础产生歪曲信念。是 病态推理判断的结果。 a.信念无事实根据,又坚信不移; b.内容与自身利益、需要、安全密切相关; c.有个人特征,不融于集体信念; d.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