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合成氨生产
煤气化生产技术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2
工艺条件的选择
3
概 述
1
第六章 合成氨生产
氨合成塔
4
氨合成塔的操作与控制管理
5
第一节 概述
1
2
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氨的用途
3
4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概况
合成氨生产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概述
氮是自然界里分布较广的一种元素。碳、氧、氢、氮、磷、钾六种元素是作物生长的主要养分,其中碳、氧、氢可由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或通过根部组织所吸收的水分获得,而氮元素则主要从土壤中吸收。可以说氮是植物生长的第一需要,从而也就成为动物生存所必需的。
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N2+3H2=2NH3十Q
一、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在常温常压下,氨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强烈的毒性。空气中含有0.5%(体积分数)的氨,就能使人在几分钟内窒息而死。
一、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如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铵;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脱水后成为尿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等。在有水的条件下,氨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作用。
二、氨的用途
①制造化学肥料的原料。
②化工原料。
③应用于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
④应用于医疗、食品行业中作为医疗食品行业中冷冻、冷藏系统的制冷剂。
三、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概况
1.合成氨工业化及其产量
2.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四、合成氨生产的基本过程
工序一:原料气的制取。
工序二,原料气的净化。
工序三,原料气的压缩与合成。
第二节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
2
氨合成基本工艺步骤
典型的工艺流程
一、氨合成基本工艺步骤
1.气体的压缩和除油
2.气体的预热和合成
3.氨的分离
4.未反应氢氮气的循环
5.惰性气体的排放
6.反应热的回收
二、典型的工艺流程
1.中、小型氨厂氨合成工艺流程
二、典型的工艺流程
2.大型氨厂氨合成工艺流程
第三节 工艺条件的选择
1
2
压力
温度
3
4
空间速率
进塔气组成
一、压力
能量消耗主要涉及到功的消耗,即原料气的压缩功耗、循环气的压缩功耗和冷冻系统的压缩功耗。图6-5为某日产900t氨合成功耗随压力的变化关系。
二、温度
表6-1 国内外氨合成催化剂的组成和主要性能
二、温度
续上表
三、空间速率
表6-2所示,当气体中氢氮比为3:1、不含氨和惰性气体时,在压力为30.4MPa、500℃的等温反应器中反应,空间速度与出口氨含量和生产强度的关系。
表6-2 孔径速度与出口氨含量和生产强度的关系
空速/h-1
1X101
2X101
3X101
4X101
出口氨含量/%
生产强度/kg/(m3·h)
21.70
1350
19.02
2417
17.33
3370
16.07
4160
四、进塔气组成
1.氢氮比
由前面讨论可知:当氢氮比r为3时,平衡氨含量最大;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分析,最适宜氢氮比r随着反应的进行,将不断增大。
四、进塔气组成
2.惰性气体含量
惰性气体(CH4、Ar)来自新鲜气,而新鲜气中惰性气体的含量随所用原料和气体净化方法的不同相差很大。惰性气体的存在,对氨合成反应,平衡氨含量和反应速率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四、进塔气组成
3.入塔氨含量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入塔气体中氨含量越低,氨净值就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生产能力就越高。目前一般采用冷凝法分离氨,入塔氮含量与系统压力和冷凝温度有关。要降低入合成塔混合气体中的氨含量,需消耗大量冷冻量,增加冷冻功耗。
第四节 氨合成塔
1
2
结构特点及基本要求
几种典型冷管式内件的分析
3
冷激式氨合成塔
—、结构特点及基本要求
为了适应氨合成反应条件,合理解决高温和高压的矛盾,氨合成塔(图6-6)由内件与外筒两部分组成。
二、几种典型冷管式内件的分析
1.并流双套管式
二、几种典型冷管式内件的分析
2.并流三套管式
二、几种典型冷管式内件的分析
3.单管并流式
二、几种典型冷管式内件的分析
以上三种内件是单层轴向连续换热式内件的主要型式,特点见表6-3。三种内件的特点如下:
表6-3 连续换热式内件的特点
冷管型式
热点位置
Tb-Ta
床层温度
分布
生产强度
操作稳定性
冷却段上部
冷却段下部
并流双套管
低
小
大
较合理
较低
好
并流三套管
高
大
小
合理
较高
好
单管并流式
高
大
小
合理
较高
好
三、冷激式氨合成塔
60年代以后,随着合成氨规模的大型化,氨合成塔直径大大增加,为了简化结构,较多采用冷激式内件。冷激式氨合成塔有轴向塔和径向塔之分。
三、冷激式氨合成塔
径向流动氨合成塔有时称为托普索径向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