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应用光学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 5-1 光阑及其作用
在设计光学系统时,应按其用途、要求,在成象范围内的各点以一定立体角的光束通过光学系统成象。这就是一个如何合理地限制光束的问题。
定义:限制光束通过光学系统的光孔。
分类:(按作用分)
● 孔径光阑:限制轴上点成像光束的孔径角。(有效光阑)
● 视场光阑:限制物面或像面上的物体成像范围。
● 渐晕光阑:去掉成像质量差的光束,改善轴外物点和远轴
光成像质量。
组成:透镜等光学零件边框或专门设置的带孔金属框。
§ 5-2 孔径光阑
1. 作用:在光学系统中实际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的孔径角U。
2.图示:
孔径光阑通过前面光组在光学系统的物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入瞳。
孔径光阑通过后面光组在光学系统的像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出瞳。
3.确定孔径光阑的方法:
原则:将光学系统中所有的光学零件的通光孔(镜框)分别通过其前面的光学零件成像到整个系统的物空间去,入射光瞳必然是其中对物面中心张角最小的一个。
1)将所有光学元件的通光孔径经前方光组成像到物空间,并求出各个光孔在物空间像的大小和位置。
a)规定光传播方向从右向左,以光孔为物,与物点发出的光线反向。
b)所有孔或框为实物。
c)利用解析法求解像的位置和大小。
2)物点在有限远时,各光孔像中,对轴上物点张角最小者,限制了轴上点光束的孔径角,即为入瞳。入瞳对应的实际光孔即为孔径光阑。
3)物点在无限远时,各光孔像中,直径最小者即为入瞳。入瞳对应的实际光孔即为孔径光阑。
例:有两个薄透镜L1和L2 ,焦距分别为90mm和30mm,孔径分别为60mm和40mm,相隔50mm,在两透镜之间,离L2为20mm处放置一直径为10mm的圆光阑,试对L1前120mm处的轴上物点求孔阑、入瞳、出瞳的位置和大小。
两正薄透镜组L1和L2的焦距分别为100mm和50mm,通光口径分别为60mm和30mm,两透镜之间的间隔为50mm,在透镜L2之前30mm处放置直径为40mm的光阑,问
1)当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孔径光阑为哪个?
2)当物体在L1前方300mm处时,孔径光阑为哪个?
4.说明:
1)物体位置改变,原孔阑可能失去控制轴上点孔径角的作用,要重复上述三个步骤确定孔阑。
2)一般来说,入瞳在物空间,孔阑在系统中,出瞳在像空间;
但有时 光学系统第一个光孔为孔阑,入瞳与孔阑重合;
光学系统最后一个光孔为孔阑,出瞳与孔阑重合;
3)入瞳为孔阑经过前面光组在物空间的像,决定了系统轴上物点的物方孔径角。出瞳为孔阑经过后面光组在像空间的像,决定了系统轴上像点的像方孔径角。
4)对于理想光学系统,轴上和轴外物点的主光线都过入瞳、孔阑、出瞳中心。
主光线:通过入射光瞳中心的光线称为主光线。
第二近轴光线:由物方视场边缘发出通过入射光瞳中心的近轴光线 。
5)入瞳、孔阑、出瞳之间的相互共轭关系。
6)光学特性:
入射光瞳直径D和整个系统焦距f′之比称为该系统的相对孔径 。
相对孔径 (望远、照相系统):
数值孔径NA(显微系统):
当物体在很近的距离时,常用物方孔径角正弦和物空间介质折射率乘积来取代相对孔径,称为数值孔径,即
§ 5-3 视场光阑
1.作用:限制物、像面上的成像范围。
2.视场表示方法:
物方线视场2y
像方线视场2y′
长度度量:
角度度量:
物方视场角2ω
像方线视场2ω′
视场光阑通过前面光组在光学系统的物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入射窗。
视场光阑通过后面光组在光学系统的像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出射窗。
3.确定视场光阑的方法:
讨论条件: 孔阑、入瞳、出瞳均为无穷小(特殊情况),轴上轴外物点均只有一条主光线经过光学系统成像。
1)首先用寻找入瞳、孔阑的方法寻找到入瞳、孔阑。
2)将所有除孔阑外的光孔经其前方光组成像到物空间,求出每个光孔像的位置和大小。
3)各光孔像中,对入瞳中心张角最小者,像本身为入射窗,像对应的实际光孔即为视阑。视阑经过后方光组成在像空间的像即为出射窗。
4.说明:
1)孔阑位置变化,入瞳、出瞳位置也变化,原视阑可能失去限制物象方视场范围的作用,要重新确定视阑。
2)入瞳为无限小时,视场范围由入窗边缘和入瞳中心连线决定。入窗限制物方物面上的成像范围,视阑是实际光学系统中限制物面成像范围的实际光孔,出窗限制像方像面范围。
3)当物体位于无限远时,视阑必须设置在像平面(即后焦面)上。
4)若视阑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线视场按对角线计算。
5)入射窗、出射窗、视阑之间的相互共轭关系。
例:有一光学系统,透镜O1、O2的口径D1=D2=50mm,焦距f1′= f2′=150mm,两透镜间隔为300mm,并在中间置一光孔O3,口径D3=20m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2025年四川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评分表.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1).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生如夏花小清新模板(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优质课一等奖课件28张.pptx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pdf VIP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