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抢“盐”风波
2011年3月17日,北京某超市顾客排队购买食盐 。
抢盐风波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1、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盲目从众的现象。
2、盲目从众的现象有很大的危害。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
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
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
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将死了,盐没用完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
第一节 剖析从众
什么是从众现象?
结合教材例子,(p52)请大家思考——
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
从众主要表现为——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材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材料二: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
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今天我们做一道作业题,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
材料二:看见大家买这种资料,我也买这种资料。
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请列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从众现象?”
感观从众
山寨机、买衣服、做题目、买东西、看热闹等等
总之,在学习习惯、业余爱好、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从众现象随处可见。
请你思考:从众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
◇从众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在某些场合或条件下,有些从众
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众有利
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作为灾区人民,我们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感受尤为深刻.
当大家都在捐款捐物,献血献爱心的时候,我们怎能不受感染,而渴望自己也能为受难同胞奉献一片爱心~~
在国庆阅兵式中,各方阵人员整齐如一,这种从众行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有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 即有助于完成群体目标。
材料一
材料二
有助于个体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材料三(1):小陈走在校园中,见到几个同学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中,他也跟着捡起了垃圾,别的同学见了也参与进来。
(2)考试前,很多同学在教室里紧张地复习功课。小钟在进教室前还和同学说说笑笑,一进教室马上不笑了,并且悄悄地回到座位上,开始复习功课。
想一想:这类校园中的从众行为对个人、对集体有什么积极影响?
这类校园中的从众行为对个人、对集体有什么积极影响?
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扩大视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等
从众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① 有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增强团体凝聚力和战斗力;遵从规范,保证秩序,提高效率。
② 有助于增强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③ 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思维,减少烦恼等。
从众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有些从众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盲目地跟从他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因为害怕被别人误解为标新立异、出风头而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消极和有害的。
有一个女孩发现自己穿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是穿上了白色连衣裙。
有几个女子发现这个女孩的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是也穿上了白色连衣裙。
于是穿白色连衣裙的妇女越来越多,有些并不适合穿白色连衣裙的人也穿上。
情景再现: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毛毛虫实验”和下面“随大流”的故事
思考:毛毛虫为什么会找不到食物而饿死?那样委屈求全会有什么影响?
王某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跟着几个无业青年沾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他,他却认为“跟着大家赌,才有好前途。”父母教育他,他就讥笑父母“太古板,赶不上时代潮流”。终于因参与赌博和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
从众的消极影响(即危害):
①阻碍个人的发展,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
②影响到集体的事业。
③导致违法犯罪。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慎待从众
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看待从众呢?
慎待从众
从众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不盲目从众,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
温馨提示: 全面、客观地认识从众现象,理性地分析,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克服消极从众,不断完善自我。
走向清醒,告别疯狂,走向理智,学会主宰自己。
告别幼稚,走向成熟,走向自主独立的人生!
1、从众现象的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图案概述.ppt VIP
- 香港中學會考試題(甲部).doc VIP
- 德阳市城市道路更新技术导则(2022).pdf
- 2023年香港亚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AIMO)竞赛复赛数学试卷.doc VIP
-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docx VIP
- 装饰图案第6章 装饰图案色彩.ppt VIP
- 海尔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工厂服务平台智能柔性生产线方案(224页).ppt VIP
- 装饰图案第8章 装饰图案与应用设计.ppt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解读.pdf VIP
- 装饰图案第5章 装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组织形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