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1章1-音响技术基础绪论.ppt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1章1-音响技术基础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响是一种经过必要修饰处理的,能满足特定环境要求而又达到一定电声指标的声响。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场效应管 一 什么是音响? 二 音响技术的发展 建筑声学 电声学 赛宾 混响时间 发生 接收 变换 处理 加工 记录 重放 传输 第1章 音响技术基础 1.1 声学基础 1.2 声源、 声场及室内声学 1.3 音响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4 音响系统的电声性能指标 1.5 立体声基础 1.1 声学基础 一 声波的基本特性 我们把正在发出声音的振动物体通常称为声源。 物体振动或气流扰动而引起周围的空气或其它弹性介质发生波动的现象称为声波。 三个条件 存在声源并振动 传播介质 听觉感受 声波所波及的空间范围称为声场。 1 声波的产生 2 声波的传播 波速 纵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声速 ) 与介质、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340 m/s),真空中不能传播;同种介质中传播时,当温度增加时,声速略有增加。 波长 声波在一个周期T内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 ,单位为m. 频率 声波每秒钟周期性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单位为Hz. (1―1) 二 声音的特性参数 20Hz 20kHz 倍频程(n) 定义为两个声音的频率或音调之比的对数 基准频率 信号频率 倍频程数 (可正可负,可整可分) (1―2) 三 声波的度量 声压(P) 当有声波存在时,在原来的静态气压上附加了一个压力的起伏变化,这个由声波引起的变化的压强称为声压。 bar,Pa,N/m2 1μbar=0.1Pa=0.1N/m2 基准声压Pr=2×10-5 Pa 有效声压 瞬时声压的均方根值 声压级(Lp) 有效声压和基准声压比值的常用对数的20倍。单位为dB (1―6) 可闻声的强度与频率范围 频谱分析 对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成分和强度的分析。 四 音质 音调 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 音量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音色 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 复音 基音 泛音 从音响角度出发,它是指回放出来的声音能摹仿原声源的精确性。 图 1 – 1 钢琴和黑管各奏出以100 Hz为基音的乐音频谱图 五 听觉特性 1﹒听觉的感受性 (1)对音频高、中、低各频段平衡性的控制。整体平衡性不是指频率响应曲线的平直,而是指高、中、低频段适当的量感分配。低频基础要好一些,它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稳固状态。合理的高、中、低频量感就是整体平衡性。整体平衡性的器材发出的声音会耐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音乐性。 (2)空间感。它反映声场空间的大小。 (3)定位感。根据声音的来向确定音响感觉。 (4)层次感。它反映的是声场中声音空间层次的清晰程度。 (5)透明感。它感受的是声音的耐听而不刺耳的程度。 (6)速度感与暂(瞬)态反应。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 (7)想像力与形体感。它反映声音的立体感。 (8)对比性。音效具有可比性。 (9)密度与重量感。它反映声音的厚实和饱满度,听起来更具真实感。 2 响度与响度级 响度(N) 人耳对声音大小、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 单位是sone(宋) 国际上规定,频率为1000Hz、声压级为40dB时的响度为1宋。 1宋=1000毫宋,1毫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 大量统计表明,一般人耳对声压的变化感觉是,声压级每增加10dB,响度增加1倍,所以响度与声压级有如下关系 (1―12) 式中:N为响度(宋);Lp为声压级(dB)。 响度级 是一个主观量,即是凭人的听觉主观地判断声音强弱的量。单位是phon(方) 定义为等响的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响度级为40方时,响度为1宋,响度级每增加10方,响度增加1倍。 表1―1 响度与声压级的关系 3 听觉灵敏度 听觉灵敏度 人耳对声压、频率及方位的微小变化的判断能力。 当声压或频率发生变化时,人耳听到的响度或音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听觉灵敏度还与年龄有关,因人而异。 4 听觉的掩蔽效应 当一个复合声音信号作用到人耳时,如果其中有响度较高的频率分量,则人耳不易察觉到低响度的频率分量,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规律 ① 低频声容易掩蔽高频声,而高频声较难掩蔽低频声。 ② 频率相近的两个纯音掩蔽效果显著 ③ 掩蔽声消除后,听觉暂时损失 ④ 单耳的掩蔽作用大于双耳的掩蔽作用 5 听觉的延时效应 当几个内容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在50ms以内时,人耳不一定能分辨出这几个先后到来的声音。哪一个方位的声音首先传入人耳,那么人的听觉感觉就是全部声音都是从这个方位传来的。这种现象就是人类听觉的延迟效应,人耳的这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