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事做到位--杰出员工基本行事准则
做事做到位 2
第一章. 序 2
第1节. 做事不到位的中国人 2
第2节. 差不多先生传 4
第二章. 随处可见的做事不到位 4
第1节. 无处不在的差不多,不到位(1) 4
第2节. 无处不在的差不多,不到位(2) 6
第3节. 虎头蛇尾: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完 7
第4节.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努力 8
第5节. 浅尝辄止:凡事只做到最低标准 9
第6节. 遇事拖延:在等待中完成工作 9
第7节. 应付了事:工作做的差不多就行 11
第8节. 马虎轻率:做事不能精益求精 12
第9节. 偏离目标: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13
第10节. 循规蹈矩:只知道服从上级指令 13
第11节. 眼高手低:不能扎扎实实地做事 14
第12节. 推卸责任: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 15
第三章. 工作首先要做到位 17
第1节. 最起码的做事准则 17
第2节. 不到位的低效浪费 18
第3节.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18
第4节. 把问题一次性地解决 19
第5节. 只有100%才算合格 21
第6节. 当日事必须当日毕 22
第四章. 用心做事,尽职尽责 23
第1节. 心态决定个人命运 23
第2节. 热爱自己的工作 24
第3节.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25
第4节. 工作意味着责任。 25
第5节. 追求工作职业化 26
第6节. 上帝安排的惟一任务 26
第7节. 用100%的热情做1%的事情 27
第8节. 用心才能见微知著 28
第9节. 把每项工作当业务 30
第10节. 与上司积极地沟通 30
第五章. 制订计划,坚决执行 31
第1节. 做事不要太匆忙 31
第2节. 制定清晰的目标 32
第3节. 给事情排定优先次序 33
第4节.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1) 34
第5节.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2) 36
第6节. 服从于已做的决定 36
第7节. 执行高于一切 37
第8节. 应对干扰是分内之事 38
第9节. 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1) 39
第10节. 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2) 40
第六章. 小题大做,关注细节 41
第1节. 平庸和杰出企业的差距 41
第2节. 魔鬼在细节中 42
第3节. 客户、公司无小事 43
第4节. 从细节、小事做起 44
第5节. 细节源自于周密的计划 45
第6节. 细节来源于企业价值观 45
第7节. 细节来自对小事的训练 46
第七章. 一板一眼,踏踏实实 47
第1节. 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 47
第2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8
第3节. 一板一眼的做事风格 49
第4节. 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50
第5节. 把简单的东西量化 51
第6节. 把做完的事情系统化 52
第八章.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53
第1节. 标准是最低的要求(1) 53
第2节. 标准是最低的要求(2) 54
第3节. 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 55
第4节. 追求品质零缺陷 55
第5节. 苛求细节的完美 56
第6节. 永远超过老板的期望 57
第7节. 每天都要提高1% 58
第九章. 及时补位,善于跑位 59
第1节. 随处可见的缺位,错位 59
第2节. 树立补位意识 60
第3节. 尽力做些分外的工作 61
第4节. 敦促过程管理者 61
第5节. “管理”自己的上司 63
第6节. 做个会跑位的射手 63
做事做到位
第一章. 序
第1节. 做事不到位的中国人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内知名企业的领导者纷纷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同行的管理经验。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他刺激很深,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中国,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标准,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却仅有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之遥,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不是。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在90年代建起来的,比原厂还好先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负责的那位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