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概况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概况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6—前221)   重大社会转型时期 (一)政治 1、概况: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制、分封制瓦解。 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2、各国改革 时期 改革 内容 春秋 齐 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鲁“初税亩” 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 魏 李悝变法 《法经》 楚 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奖励军功 秦 商鞅变法 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性 (经济) 兼并战争的需要——必要性 (军事) 百家争鸣的局面——可能性 (文化) 改革变法的背景 春秋时期形势图 秦穆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宋襄公 齐桓公 战国七雄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求贤令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 西地,诸侯卑秦,丑莫 大焉。……宾客郡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 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秦 孝 公 为 什 么 要 用 商 鞅 变 法 ? 商 鞅 舌 战 你知道“徙木立信”的故事吗?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徙木立信”   孝公已经任命了商鞅,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分类 目的 内容 作用 政治 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划定自上而下29级爵位,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全国划为31个县,县令(长)由国军直接任免 经济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奖励耕织,打击投机商人 统一度量衡 意义: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历史作用 商 鞅 变 法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发展了经济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为后来秦灭六国、 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评价: 改革的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改革 积极作用: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秦完成统一奠定基础。 消极作用:轻视教化,刑法严酷;加重对人民压迫。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的结果 1.什么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了? 2.哪一个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我国的什么社会形成了? 封建制度 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石器 耒耜 青铜铲 铁农具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铁农具的使用 出现: 扩大: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 牛耕的使用 使用:春秋末年 推广:战国时期 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右图所示生产场景和农具最早出现于 A.春秋 B.战国 C.汉代 D.隋唐 基本信息:男耕 小农经济 南方水田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 基础:生产力(铁器牛耕)的提高;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基本生产单位:家庭(男耕女织) 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特点:自给自足,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 优点:农民具有一定生产积极性,利于精耕细作 缺点:规模小,脆弱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 水流方向 位置:岷江中游,今四川都江堰市 修建时间:战国时期 主持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1、这首诗中称赞的“李太守”是谁?他曾担任什么官职? 2、他在什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