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东扯西扯
Company Logo
东扯西扯
第三讲 能 量 环 境
《基础生态学》课件
太阳辐射-光和温度组成了地球上的能量环境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太阳常数:每分钟接收8.24焦/cm2。
每分钟发出的总能量约为2.273×10×28焦。
每年相当于100亿亿度电的能量(地球接受的能量,仅为22亿分之一)。
1、光的分布与变化
大亚湾核电站300亿度/年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紫外光(380nm, 9%);可见光(380-760nm, 45%);红外光(760nm, 46%)
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光谱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影响太阳辐射的几个因素:
大气圈成分的作用
太阳高度角
地球公转:纬度、季节
海拔高度、朝向与坡度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1)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
空间变化
时间变化
2、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陆地与海洋;山脉走向;盆地与山谷。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表层的温度变化较气温剧烈,深度增加,变化幅度减少,1m以下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
随深度增加,最高温与最低温出现时间后延;
年变化的影响因地区而异,热带受雨量控制,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区与积雪有关。
(2)土壤温度的变化
最高13点,10厘米16-17点…;每增加10米,最高,最低延后20-30天;有利于地下栖息的变温动物。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3)水体温度的变化
时间变化;
纬度变化;
垂直变化:
中、高纬度的湖水的成层现象
低纬度湖水的成层现象不明显;
海洋水温的成层现象仅出现在低纬度的全年和中纬度的夏季。
Company Logo
一、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中、高纬度湖水的成层现象
冬天冰下水温为0℃,随深度增加,至4 ℃;
春季由于风的作用,形成春季环流,上下层水体交换,生产力较高;
夏季水体分为上湖层、斜温层(温梯层)和下湖层( 4 ℃ ),水体上下层之间交换弱,生产力较低;
秋季表层温度下降,发生秋季环流,分层现象消失,生产力居中。
Company Logo
俄罗斯国花
两个传说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Company Logo
1、光质与生物的适应性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光合有效辐射:380-710纳米波长的辐射能。640-660纳米的红光,430-450纳米的蓝紫光,绿光最少。
昆虫的可见光偏重于短波光,黑光灯诱杀。
Company Logo
1、光质与生物的适应性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1)对红光吸收较少,对绿、蓝、黄光吸收较多的部分红藻,生活于红光难以到达,而绿、蓝、黄光能到达的较深的海水中(有的种在深达100米处),是一种适应;
(2)绿藻对绿光吸收较少、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较多,而生活于包括红光在内各种光均能到达的浅水中,也是一种适应。同时,各类藻类植物的分层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亦显示出其适应性。
Company Logo
2、光强与生物的适应性
(1)光强的影响
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如蛙卵、海星卵、昆虫卵等;
黑暗条件下,植物的黄化现象:菜豆苗黑暗下的黄化幼苗;
光强与影响体色:如蛱蝶;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增加了糖的储存。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Company Logo
(2)生物适应的能动性
植物的光合能力:C4植物随辐照增强而增强,C3植物的光合速率则变平;
阳地、阴地植物的叶片形状与排列方式;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C4植物:CO2同化的最初产物不是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的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苋菜等。而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则称为三碳植物(C3植物)。
Company Logo
(2)生物适应的能动性
动物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来适应,如美洲飞鼠;
具有特殊感光器官或有发光器官,如深海鱼。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夜猫子”
Company Logo
3、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性
(1)生物的昼夜节律
外源性周期:光、温度、磁场、食物等;
内源性周期:生物钟;
(2)光周期现象
定义:
光形态建成反应,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Company Logo
3、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性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二、生物对光的适应性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繁殖的光周期现象: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
雉,田鼠等:温带或高纬带地区,春季到来,白昼延长,生殖腺发育到最大,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