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弈论 (Game Theory) 第三章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扩展型博弈表述 扩展型博弈的策略及纳什均衡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海盗分金”模型 话说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他们按抽签的顺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表决,半数同意方案才被通过,否则他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依此类推。求第一个海盗的最优策略。 5 4 3 2 1 第五人 100 0 1 0 1 第四人 100 0 1 0 第三人 99 0 1 第二人 98 0 第一人 98 如果是同意方案的人数超过半数就有效呢? 如果是要求提议海盗之外的半数海盗同意呢? 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十八岁之前,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时我每天就在浙江艺术学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我拍戏,我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多小的角色。  如果没有老师跟我的那次谈话,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知道周迅是谁。 ??????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我谈话:“周迅,你能告诉我,你对于未来的打算吗?” 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我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师问我:“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我摇摇头。    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就想想,十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样?”   老师的话音很轻,但是落在我心里却变得很沉重。我脑海里顿时开始风起云涌。沉默许久,我看着老师的眼睛,忽然就很坚定地说:“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问我:“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地咬紧着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长的音。  老师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 十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一张专辑。”   “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就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在音乐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23岁就必须接受各种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    “20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在演戏方面就要接拍大一点的角色了。”   老师的话说得很轻松,但是我却感到一阵恐惧。这样推下来,我应该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我现在却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想过,仍然为小丫鬟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压力忽然朝自己袭来。 老师平静地笑着说:“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对人生缺少规划,散漫而且混乱。我希望你能在空闲的时候,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那么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    一年以后,我从艺校毕业了,老师的话从那天开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是的,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整个人都觉醒了。   从学校毕业后,我忙于接拍各种各样的影视剧。我始终记得,十年后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对角色我开始很认真地筛选。后来我拍了《那时花开》,拍了《大明宫词》,我渐渐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 先行动者的选择影响后行动者的选择空间,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做了什么选择,因此,为了做出最优的行动选择,每个参与人都必须这样思考问题:如果我如此选择,对方将如何应对?给定他的应对,什么是我的最优选择? 根据博弈方是否相互了解得益情况,有“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分; 根据是否所有博弈方都对自己选择前的博弃过程完全了解,有“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之分。 一、动态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如何用扩展式表述(extensive form representation)来描述序贯行动博弈? 例1:中美博弈 解放初,美国总是寻找各种机会来侵犯我国。对此,毛主席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战略方针。 该动态博弈的战略式表述: 局中人:美国、中国 行动空间:美国“犯我”或“不犯我”,中国“犯人”或“不犯人” 行动顺序:美国先行动,我国依美国的行动而后动 支付:这样假设支付情况: 若美国“犯我”,中国“不犯人”,则支付向量为(2,-4); 若美国“不犯我”,中国“犯人”,则支付向量为(3,-5); 若美国“犯我”,中国“犯人”,则支付向量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