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园林
刘珂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在世 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欧洲、阿拉伯)中,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
一、发展概况
???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它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①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 ②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 宫苑。
③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
④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⑤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 二、主要类型
中国园林主要有4种类型: ??? 1、帝王宫苑。大多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一般占地很大,少则几百公顷,大的可到几百里的幅员,气派宏伟,包罗万象。历史上著名的宫苑有秦和汉的上林苑、汉的甘泉苑、隋的洛阳西苑、唐的长安禁苑、宋的艮岳等。。 ???
现存皇家宫苑都是清代创建或改建的,著名的有北京(明清)城内的西苑(中、南、北海)、西郊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静明园、圆明园(遗址)、静宜园(遗址)和承德避暑山庄。帝王宫苑都兼有宫殿功能,其苑景部分的主题多采集天下名胜、古代神仙传说和名人轶事,造园手法多用集锦式,注重各个独立景物间的呼应联络,讲究对意境链的经营
2、私家园林和庭园。多是人工造的山水小园,其中的庭园只是对宅院的园林处理。一般私家园林的规模都在1公顷上下,个别大的也可达4、5公顷。园内景物主要依靠人工营造,建筑比重大,假山多,空间分隔曲折,特别注重小空间、小建筑和假山水系的处理,同时讲究花木配置和室内外装饰。造园的主题因园主情趣而异,大多数是标榜退隐山林,追慕自然冲淡。历史上著名的私家园林很多,见于记载的就不下1000余座,其中,苏州、扬州、南京的园林最为人所称道。 ???
3、寺观园林。一般只是寺观的附属部分,手法与私家园林区别不大。但由于寺观本身就是“出世”的所在,所以其中园林部分的风格更加淡雅。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寺观地处山林名胜,本身也就是一个观赏景物,这类寺观的庭院空间和建筑处理也多使用园林手法,使整个寺庙形成一个园林环境。 ???
4、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苏州虎丘、天平山,扬州瘦西湖,南京栖霞山,昆明西山滇池,滁州琅琊山,太原晋祠,绍兴兰亭,杭州西湖等;还有佛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青城山、庐山等。这类风景区尺度大,内容多,把自然的、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既有私家园林的幽静曲折,又是一种集锦式的园林群;既有自然美,又有园林美。
三、基本特征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园林,它们之间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追求诗画意境。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就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如意馆画师设计。
2、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会心处
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
因此,中国园林特别注重两种手法,
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
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3、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而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则是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因此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