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固体酸的催化作用
研究固体酸的催化作用通常需了解如下几点关系:
1.酸性质(酸位)与催化作用的关系
2.酸量(酸浓度)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3.酸强度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关系
酸催化反应,与酸性质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酸活性中心会有不同的催化效果,不同类型的反应,要求酸催化剂的酸位性质也不相同。
有的反应需要B酸催化,有的反应需要L酸催化,有的反应可同时被两种酸催化。
1、酸位与催化作用的关系
B 酸位催化作用
烃的骨架异构化
二甲苯的异构化
正己烷的裂化
甲苯和乙苯的歧化
异丙苯脱烷基化
?…
1、酸位与催化作用的关系
多数酸催化反应是在 B 酸位上进行的,L 酸位无活性
L 酸位催化作用
有机物的乙酰化反应
(Cat:AlCl3、FeCl3;而 SiO2-Al2O3 几乎无催化活性)
苯与卤代烷烷基化反应 ( Cat:AlCl3 )
乙醇脱水制乙烯(Cat:?-Al2O3)
?…
B、L 酸位兼备催化作用
协同效应
如:重油加氢裂化使用Co-MoO3/Al2O3或Ni-MoO3/Al2O3做催化剂, 在Al2O3原本只有L酸位,引入MoO3形成了B酸位,引入Co或Ni是为了阻止L强酸位的形成,中等强度的L酸位在B酸位共存下有利于加氢脱硫的活性)
2、酸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在酸强度一定的范围内,催化活性与酸量之间或呈线性关系或呈非线性关系。
① 线性关系
例:三聚甲醛在各种不同的二元氧化物酸催化剂上的解聚,在催化剂酸强度H0≤-3的条件下,催化活性与酸量呈线性关系。
2、酸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② 非线性关系
例:苯胺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与甲醇的烷基化反应,苯胺的转化率和ZSM-5的酸量呈非线性关系。
7
酸强度与选择性的关系
强酸位催化C-C断裂反应
如:催化裂化、骨架异构化、烷基转移和歧化反应等
弱酸位催化C-H断裂反应
如:氢转移、水合、环化、烷基化等反应
固体酸催化剂表面上常存在着一种以上的活性酸位,--既有强酸位,也有弱酸位,这是固体酸催化剂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3、酸强度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关系
8
六 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
超强酸,又称超酸,指酸强度超过100%硫酸的酸。100%硫酸的酸强度用Hammett函数表示时H0= -11.9,故超强酸的酸强度H0≤ -11.9。
液体超强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氟化合物组成的溶液。如:
①HF~SbF5(物质的量比1:1) -- 无水硫酸的1019倍,最强酸
②HSO3F~SbF5 (物质的量比1:0.3) --无水硫酸的约1亿倍
③HSO3F~SbF5 (体积比1:1,魔酸) --无水硫酸的约1000万倍
…
种类:包含卤素—— 活性高,原料价格高、稳定性差、
对设备有腐蚀性
不含卤素——是研究主体
主要品种:以 促进的锆系列
以 促进的钛系列
以 促进的铁系列
以金属氧化物 为促进剂(负载物)
主要应用:裂解、异构化、酯化、醚化、酰化、氯化等
固体超强酸
10
3. 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测定
Hammett 指示剂法(TPD不适用于超强酸)
正丁烷异构化成异丁烷法(已知用100%H2SO4无法催化正丁烷的异构化反应,故能使之异构化的固体酸即为超强酸)
11
4. 固体超强酸酸中心的形成机理
-- 配位吸附在MxOy表面上的SO42-中的S=O双键具有强烈吸电子诱导作用,使得M-O上的电子云密度严重偏移,金属离子几乎处于缺电子状态,形成超强L酸位;超强 L 酸位吸附水分子转化为 B 酸位。
12
5. 固体超强酸的失活原因
表面SO42-的流失(最主要,尤其是液固反应)
表面SO42-被还原,S从+6价降至+4价
结炭与中毒
6. 固体超强酸载体的改性
引入其它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引入稀土元素
分子筛改性
用Dy2O3改性SO42-/Fe2O3,使得表面SO42-不易流失
—— Fe3+、Cr3+、Mn4+和V5+等能进入ZrO2晶格,并且它们的电负性均比Zr4+大。引入这些金属离子,相当于在Zr4+周围放置了一些吸电子源,使得Zr4+上的正电荷增加,进而增强了其L酸性
—— 引入其它氧化物还可防止表面SO42-流失,提高超强酸稳定性等,如,SO42-/MoO3-TiO2、 SO42-/ Fe2O3-ZrO2-SiO2
—— 将超强酸负载在分子筛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语文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分析.pdf VIP
- 沉降监测基准网设计及方案设计.docx VIP
- 信息化运维服务投标方案362页.doc VIP
-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高级)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课件 2023—2024学年 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pptx VIP
- 2025年九江水务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国医用对讲系统主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综合能力测试.pdf VIP
-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