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阳应象
第一节 论阴阳之道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天地之道也”: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法则和规律。
阴 阳
万物之纲纪:划分万事万物的纲领
变化之父母: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生杀之本始:事物发生、消亡的根源
神明之府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生、变化、发展、消亡的根源,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和规律,也是研究人体和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和规律。
治病必求于本
何为“本”?
1.本指阴阳:“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雨寒暑,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脉色,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于本。” ——张志聪
2.病机为本——现代学者。
何为“本”?
3.脾肾为本——明·李中梓:“先天本在肾,水为天一之源;后天本在脾,土为万物之母。”
4.证之两纲六变为本——明·张介宾
5.肾阴肾阳为本——清·冯兆张
6.病因为本——元·朱丹溪
二、阴阳的性质和功用
性质:轻清、重浊(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动、静(阴静阳躁)
功用:化气、成形(阳化气,阴成形)
生长、杀藏(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生清、生浊(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1.张介宾:阳生阴长乃阴阳之治,“阳之和为发生,阴之和为成实,故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乃阴阳之乱,“阳之亢者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故曰阳杀阴藏。”
2.《素问经注节解》结合临床论证:“人之为病,邪热火炽,纯阳无阴,若伤寒之阳邪内传,杂病之风盛火焰。”
3.张志聪: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均为阴阳之治,言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意。
升 降 反 作
清升浊降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的前提;在病因作用下,升降失司则引发疾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胃气衰,清阳内陷,则发完谷不化之泄。治当益气升阳,方用升阳除湿汤等。
浊阴在上,则生?胀——酒食不节,湿热内阻,浊阴内聚,则发?胀。治当除湿降浊,方可用中满分消丸等。
病案举例—中气不足泄泻
王某,女,1972年10月19日,大便溏薄而少,解便时必须努责而始见少许清粪,于月经来潮及感冒时反而大便通畅,饮食不好,胃部膨胀,喜嗳气矢气,子宫下坠,脉弱色淡。此中气不足之征,治当补中运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9g 当归9g 黄芪12g 白术9g 陈皮9g 升麻3g 柴胡6g 生姜2片 枳壳9g 木香6g 大枣3枚 甘草6g
服上方三剂后,即见显效,大便基本正常,余症亦得缓解。
嘱其常服本方,以巩固疗效。
三、阴阳的关系
本文所涉及的阴阳关系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的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的相互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三、阴阳的关系
阴阳对立、互根、转化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地之水气
云
云出天气
天之水气
雨
雨出地气
云虽地气之升,实本天气所降之雨
雨虽天降,实本
地气所生之云
阳化气
阴成形
(三)阴阳与人体气机升降
清阳出上窍——营养物质和涕泪——耳目不聪(益气升阳)→益气聪明汤
浊阴出下窍——糟粕和浊液—腹胀、便秘(行气降浊)→ 木香顺气汤、大承气汤
(三)阴阳与人体气机升降
清阳发腠理——卫阳——表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浊阴走五脏——精血津液
清阳实四肢——水谷精气——四肢厥逆(回阳救逆)→四逆汤
浊阴归六腑——饮食水谷和糟粕
(三)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作用和转化
1.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
阳为气
轻清升散
气厚—阳中之阳
厚则发热—助阳增热:如附子
气薄—阳中之阴
薄则发泄—发汗解表:如麻黄
阴为味
重浊下行
味厚—阴中之阴
厚则泄—通里泻下:如大黄
味薄—阴中之阳
薄则通—通利小便:如茯苓
后世应用
“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 —《医学启源》
“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升上而发汗。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力检测及仪表.ppt
- DGTJ08-202-2020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上海市.pptx VIP
- 光伏发电站场内及并网安全技术白皮书.pdf
- API SPEC 4F 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1995.doc VIP
- 2023年09月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_1.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方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VIP
- 【温州】2024年浙江温州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