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大学语文》第3部分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插本复习考试科目 《大学语文》(Ⅲ) 第41篇《菉竹山房》(P301-306) 这是吴组缃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的一个特色就是环境描写,并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象征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开始“我”记忆中的二姑姑家是这样的:“那座阴森敞大的三进大屋,那间摊乱着雨蚀虫蛀的古书的学房,以及后园中的池塘竹木,想起来都如依稀的梦境。”而当我事隔多年和阿圆再次去二姑姑家时见到的菉竹山房周围的风光是“回环合抱的山峦渐渐拥挤,两岸葱翠古老的槐柳渐密,溪中暗赭色的大石渐多,哗哗的水激石块声越听越近。” “响潭的两岸,槐树柳树榆树更多更老更葱茏,两面缝合,荫罩着乱喷白色水沫的河面,一缕太阳光也晒不下来。沿着响潭两岸的树林中,疏疏落落点缀着二十多座白垩瓦屋。西岸上,紧临着响潭,那座白屋分外大;梅花窗的围墙上面探露着一丛竹子;竹子一半是绿色的,一半已开了花,变成槁色。” 从这段细腻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见菉竹山房周围的乡村旖旎的风光,葱翠古老的槐柳,回环合抱的山峦,……这里的一切恬静安宁,充满着宜人的气息。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宜人的环境中却藏着另外一个完全异样的世界,这就是菉竹山房。 《菉竹山房》中所描写的景物环境是要用心去读去品的。 首先,环境描写不是采用中性的笔调,而是注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有意地一步步引导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景物与人物的生活心理相协调的意识。由“我”的眼看到的感受到的山房的阴森、诡异且略带鬼气的氛围中,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大房子里几十年守活寡的二姑姑虽死犹生,形同死水的可悲遭遇,这种气氛烘托出二姑姑被压抑以致扭曲的心理特征。 其次,就是利用山房里以及山房所在的金燕村环境的对比,来突出山房里弥漫的那种鬼气。这种对比,可以说是层层推进。总而言之,《菉竹山房》里的环境描写很明显为了突显人物,环境完全是为了人物而存在,没有存在人物烘托环境,人物与环境不是并行,这就是我理解的吴组缃先生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以“我”的眼来看二姑姑一生的变化。年轻时是一个能绣“各种姿态的美丽蝴蝶”的千金小姐,本来是可以有一段才子佳人式的传奇故事却因祖母看牡丹,“拿住了一对仓惶失措的系裤带的顽皮孩子”而演变为一幕“才子佳人的喜剧闹剧”,于是“人人夸说的绣蝴蝶的小姐一时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最后只得“麻衣红绣鞋,抱着灵牌参拜家堂祖庙,做了新娘”,在那座阴森恐怖闹鬼的大屋子里每天念念经,绣绣蝴蝶,与“福公公”、“虎公公”、“青姑娘”,还有每年回来的“姑爹”相伴,真真成为一个幽灵式的人。 小说的结尾是偷窥不成而“正在我的面前蹲着”。至此,二姑姑这个人物的形象就通过“我”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第43篇《张中丞传后叙》 (P317-321) 原文: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译文: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名,城破后被俘,不过和张巡死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罢了。 原文: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译文: 议论的人又认为许远和张巡分守城门,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西南方开始的。拿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识没有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有一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 原文: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译文: 守住孤城,捍卫天下,仅凭千百个濒临灭亡的士兵,来对付近百万天天增加的敌军,保护着江淮地区,挡住了叛军的攻势,天下能够不亡,这是谁的功劳啊!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追究讨论这些,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放在与逆乱者同类的地位,捏造谎言来帮他们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 原文: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译文: 南霁云慷慨陈词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军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享受,道义不能允许;即使吃了,我也难以下咽!”于是拔出自己的佩刀,砍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大吃一惊,都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 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