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地理复习概括
一、地球
1、 1 地球是一个两极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为6371米。地球自西向东一年。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0°的夹角。五带
寒带 温带 热带 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1、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形的大洋,世界第二大洋 印度洋 大部分在热带的大洋,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 大部分洋面终年被冰覆盖的大洋(最小、最浅的大洋)欧洲以平原为主亚洲地形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欧洲 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的洼地 死海 海拔高低悬殊最大的一个洲 亚洲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风雨、冷热阴晴。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变化的一般变化不大 概念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如北风、偏北风…… 就是风速。 风向杆上每一条短划线代表一级,每一条长线代表两级,将风向杆上所有的长、短划线的值加起来就是风力的大小 表述 如:东北风6级,南风3级 通常天气预报将风力分为13等级。气象部门又将12级以上台风的等级扩充到17级。 灾害性天气
概念 指暴雨、台风、龙卷风、雷暴、寒潮、高温、大雾等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的天气现象。 预防 许多国家建立了灾害性天气预警制度,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工作,达到抗灾减灾的目的 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水等十一类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 气候
一个地方一年中12个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异的。降水量的状况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全球气温是从赤道向两极降低。
世界最热的地方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一带。世界的“寒极”位于南极洲 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降水量线。赤道地区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在极地地区和温带大陆内部,也是世界上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年降水量最多的是(“雨极”)——(1)高温多雨。分布。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季。候分为旱季雨季地中海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自然资源 水、土地、阳光、矿产、森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