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保健食物保健学分类与应用演示文稿概念.ppt

中医饮食保健食物保健学分类与应用演示文稿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饮食保健学 食物的保健学分类 补养类食物 温里类食物 理血类食物 理气类食物 消食类食物 化痰止咳平喘类食物 解表类食物 祛湿类食物 清热类食物 其他类 第一节、补养类食物 本节内容: 补气类(人参、山药、大枣、鸡肉、牛肉) 补阳类(虫草、海参、羊肉、狗肉、鹿肉) 补血类(龙眼、阿胶、首乌、猪肝) 补阴类(枸杞、银耳、乌骨鸡、百合) 要求:1、掌握特殊食物的养生作用、功效、应用范围、常用配方与宜忌; 2、了解一般食物的养生和食疗功效。 补养类食物是指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扶助正气,养生壮体,提高抗病能力,以及治疗虚弱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补益类食物或补虚类食物。补养类食物在食物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最基本的食物。按其作用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补气类、补血类、补阳类和补阴类食物。 补养类食物在选用时,首先应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的不同情况而选用相应的补养类食物,不可滥用或盲目进补。其次由于机体气血阴阳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所以,各类补养食物在使用时又常同时并用。第三,在疾病的情况下,还应区别邪气的盛衰。若邪气未除,不可取用补养类食物,否则,反会加重病情。第四,补养类食物大多昧甘质腻,虽能滋补,但易伤胃。因此,在使用补养类食物时,可适当配伍健脾助运的食物以利于补养类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补气类食物 补气类食物是指以补益人体之气增强脏腑功能和机体的活动能力,以及治疗气虚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益气类食物。 补气类食物能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重在肺、脾、心、肾,主要用于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肾气虚的证候,以补气强身。又由于气旺可以生血,气能统摄血行,故在补血、止血时,也常配伍补气类食物同用。 补气类食物在使用时,有的易致气机雍滞,出现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现象,可适当配伍行气类食物如陈皮、砂仁等同用。 常用的补气类原料有:粳米、糯米、籼米、黄米、小米、山药、大麦、莜麦、花生、棒子仁、黑本耳、马铃薯、扁豆、豇豆、豆腐、大枣、莲子、香菇、胡萝卜、羊肚、荔枝、牛肉、鸡肉、兔肉、鹅肉、狗肉、鹤鹑、泥鳅,青鱼、鲢鱼、哈士蟆、鱼肚、海参、芡实、黄芪等。 人参 人参在中国的保健药用历史已经有4000多年了,是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首;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奥尔厚”是草类总称,“达”是首领、头人的意思,译成汉语即“百草之王”;人参和鹿茸、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医三大补品;还和何首乌、灵芝、冬虫夏草一起,合称为“四大仙草”。有人做过调查,问最有名的保健中药是什么,几乎百分之百回答是人参,可见人参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药物都比不上的。 我国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说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 《本草纲目》中说“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人参能补五脏血脉,益气生血,故为强壮药”。 《本草纲目拾遗》则将人参列为“补气第一要药”。 【性味】甘微苦,温。 ①《本经》:味甘,微寒。 ②《别录》:微温,无毒。 ③《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归经】入脾、肺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 ②《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 ③《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用主治-人参的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1~3钱,大剂0.3~1两;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实证、热证忌服。 山药 【 俗名】 淮山药、薯菠。 【 性味】 性平,味甘。 【 功效】 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滋养强壮。 【 宜食】 适宜一切体虚,病后虚底,脾胃气虚者食用;适宜慢性脾虚便澹,长期腹泻,食欲不振,神疲倦怠,妇女脾虚带下者食用;适宜肺肾不足所致的虚劳咳喘,遗精盗汗,夜尿频多之人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口渴、多尿、善饥者长期食用;适宜慢性肾炎及小儿遗尿者食用。 《 本草正》 :“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医学衷中参西录》 :“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滋肾,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常服多服。宜用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以其含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 【 忌食】 山药的特点是:清淡滋补,性质平和,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诸无所忌。 食疗保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