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林劲秋 讲师
单位:护理学院
电话:020Email:ljq1974@
教学目标
1.识别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不齐);
2.识别典型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3.识别异位性心动过速(室速、室上速、扭转性室速);
4.区别扑动与颤动(房扑与房颤;室扑与室颤);
5.识别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室阻滞、束支阻滞)。
(一)基本概念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按一定顺序和时间依次下传至心房、房室结、左右束支及心室,激发相应部位产生激动。若激动的产生和传导异常,则可引起心脏频率和节律的改变,此即为心律失常。
(二)分类
按心律失常的形成原因分类
(三)常见心律失常
1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和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停搏
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1)正常窦性心律
(1)P波规则出现,形态示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在Ⅰ、Ⅱ、aVF、V3?V6直立,aVR倒置);
(2)P-R间期≥0.12s;
(3)频率为成人60?100次/min;
(4)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0.16s。
窦性心律频率加快,成人>100次/min;
P-R、QRS及Q-T间期相应缩短。
2)窦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
贫血、急性失血、心肌炎、药物(阿托品、麻黄素、肾上腺素等)等。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60次/min。
3)窦性心动过缓
多见于运动员、老年人,也可见于颅内压增高,
甲状腺功能低下、冠心病等。或由于应用?受体
阻滞剂、维拉帕米(异搏停)等药物引起。
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6s;
4)窦性心律不齐
常见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规则的P-P间隔中突然没有P波,出现逸搏心律;
在失去P波之前或之后的P-P间隔与正常P-P间隔
不成倍数关系。
5)窦性静止
2.期前收缩(早搏)
早搏就是早期发生的一次短暂的心搏,
常常干扰窦性心律。
早搏本身不产生症状,早搏后正常搏动
泵出过多的血液可以令人感到一次心悸。
早搏是潜在的持续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搏动,
其后可以跟随多个形状类似的搏动;
二联律:每1个正常搏动后跟随1个早搏;
三联律:每2个正常搏动后跟随1个早搏;
早搏可以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脏的任何部位,总的被称为室上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2.期前收缩(早搏)
室上性
室性
1)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异常P波;
(2)早搏与窦性下传的QRS波群相似;
(3)由于窦房结逆传代偿间歇不完全。
代偿间歇:指房早之前和之后的正常窦性P波
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倍数。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时,部分期前收缩P波之后
无QRS波,P与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
房性三联律
房性二联律
2)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逆行P‘波(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中;后) 。
3)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
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代偿间隙完全;
期前收缩的QRS波前无P波,窦性P波可巧合于期前收缩波的任意位置。
3.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3个连续异位心律;
特点:突发突停,心室率快速而匀齐,
>150次/min;
室上性(包括房性、交界性);
室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波难以辨认,QRS波与窦性者相同;
频率范围每分钟为150?240次,节律匀齐。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次室性早搏连续发生;
QRS增宽>0.12s;
继发性ST段、T波变化;
心室律基本匀齐,频率140?200次/min。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当所有的心室波群,从V1至V6导联都是负向是
右室室速,一致正向实际上是左室室速。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以波浪式的连续的QRS波峰变化为特征;
其表现为振幅不等地在等电位线上上下下扭动;
室性波形宽大,不具有QRS及T波的特征;
其心率在180-250次/min之间变化。
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4.扑动与颤动
当心房或心室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
超过异位性心动过速的频率时,
便形成扑动或颤动(纤维颤动),
可发生于心房和心室。
1)心房扑动
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F波呈波浪形或锯齿状,形态大小一致,
FF间隔规整;
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