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学概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医 推 拿 学 潜山县中医院 康复科 概念及特点 概念 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来诊治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 特点 ? 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奏效迅速; ? 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基本作用 一、调整脏腑 二、疏通经络 三、行气活血 四、理筋整复 推拿手法学 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推拿手法技术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持久”是指手法能够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并根据治疗对象、体质、病证虚实、施治部位和手法性质而变化。“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节奏、频率、压力大小要一定。“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轻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不能用滞劲蛮力或突发暴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的最终效果不能局限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功力达于脏腑,使手法的效应能传之于内。以上要求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可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即所谓“刚柔相兼”。最终才能达到深透的作用效果。所以说手法是一种技术难度大、技巧性高的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刻苦训练,细心体会,才能逐步掌握,娴熟运用。 手法的分类 通常根据推拿手法的动作形态将其分为6类:①摆动类手法,是指主要以前臂的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左右摆动来完成手法操作过程,如一指禅推法、滚法、大鱼际揉法等。②摩擦类手法,是指着力部位与被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之间产生明显摩擦,如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③挤压类手法,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压或对称挤压体表,如按、点、压、拿、提、挤、拨法等。④振颤类手法,是指以较高频率的节律轻重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如抖法、振法等。⑤叩击类手法,以一定的节律富有弹性的击打机体表面,如拍法、击法、叩法等。⑥运动关节类手法,使关节在生理极限范围内做被动活动,如摇法、扳法、拔伸法、背法等。 现代临床常用的手法主要有推法、滚法、拿法、按法、摩法、擦法、摇法、扳法、振法、击法、理法等。这些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把两种手法结合起来组成复合手法,如按揉法、掐揉法、拿捏法等。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120-160次/分。 适用部位:各部经络腧穴,多用于颜面部、颈项部及关节骨缝处。 作用: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主要用于头痛、失眠、颈项强痛、腰痛及关节酸痛等症。 滚法 动作要领: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旋转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地滚动。频率120-160次/分,“滚三回一”。 适用部位:颈项、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作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主要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半身不遂等多种病症。 揉法 动作要领:以掌根或全掌、手掌大鱼际、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作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所施压力要小,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能再体表上有摩擦运动。120-160次/分。 适用部位:胃脘部、头面部、小儿颈部。 作用:健脾和胃,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及儿科病症等。 摩法 动作要领:用手指或手掌附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作环行或直线往返而有节奏的运动,速度、压力宜均匀。 适用部位:全身各部,以腹部应用较多。 作用:益气和中,消积异滞,疏肝理气,调节肠胃,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等,主要用于胸脘胀满、脘腹疼痛、泄泻、便秘、消化不良等。临床一般顺时针摩,缓摩为补法,逆时针摩、急摩为泻法。 擦法 动作要领:用手指或手掌紧贴皮肤,作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摩擦生热。压力要均匀而适中,以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运行的线路不可歪移。 适用部位:全身各部。 作用:健脾和胃,温阳益气,温肾壮阳,祛风活血,消瘀止痛。主要用于体虚乏力,脘腹胀痛,月经不调,腰背风湿痹痛等。 推法 动作要领:以手掌或手指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 适用部位: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部,手部和足部为多用。 作用:行气止痛,温经活络,调和气血。主要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风湿痹痛等。 按压法 动作要领:用手指或手掌或肘部按压体表。用力方向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力度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不可突施暴力。持续施力是压法区别于按法的根本点,一般认为按法的动作偏动,带有缓慢的节奏性,而压法动作偏静,压而不动。 适用部位:全身各部,尤以经络、穴位常用。 作用:常用于头痛、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