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诗词之魅力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最快的船——
最害羞的人——
最多的愁——
最消瘦的人——
最憔悴的人——
最忧愁的人——
眼力最差的人——
最深的情——
最高的楼——
最大的瀑布——
架子最大的人——
填诗词小练习
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古诗词表达技巧
3.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反问 双关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想象,衬托(正、 反衬),用典,意象组合
描写类
抒情类
间接抒情
2.修辞方法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动静,虚实,乐景衬哀情、描写角度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夸张
比喻
比拟——拟人
对仗/对偶
反问
设问
双关
借代
互文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2、比拟;
3、借代;4、夸张;
5、对偶;6、设问;
7、反问;8、双关
9、互文;10、反复;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运用的是什么 修辞?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夸张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3)东望路漫漫(4),
双袖龙钟(5)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6)君传(7)语报平安。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逢入京使 岑参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的开阔豪迈胸襟,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表达了诗人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强化感情)
1、比喻: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如果是说理)。
2、比拟:生动形象,启人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
3、借代:特点突出,具体生动
4、夸张: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感染力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7、反问:加强语气 感情强烈
8、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复:强调突出
修辞手法的效果
把抽象的“愁”比作具体的“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深、愁之长。
修辞手法——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分析比喻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2025年江苏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必背【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DB11T383-202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ptx VIP
- 毛里求斯共和国TheRepublicofMauritus.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活出你想要的亲密关系读书札记.docx VIP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doc VIP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学科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