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脑卒中颅内压和血压的管理
成都航天医院
神经外科 黄明
前 言
脑卒中是人群致死的三大主因之一
急性脑卒中后的颅内压与血压的管理是治疗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目前还缺乏规范
急性脑卒中的颅内压的管理
消除水肿、清除血肿、疏通积水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急性卒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脑水肿、出血占位及继发性脑积水是颅压增高的三大要素
消除脑水肿、清除血肿及疏通脑积水是降低急性卒中致残致死的主要手段
病因治疗是降低颅压最根本的措施,而采取其他必要手段迅速而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更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生命的拯救
急性脑卒中早期脱水治疗
脑水肿是急性出血性卒中和大面积脑梗死中常见的病理变化
脑水肿处理不当症状恶化妨碍康复,严重者可导致脑疝形成,危及生命
目前的困惑
什么情况下需要脱水治疗
脱水治疗时机、疗程
脱水治疗的药物选择
脱水治疗的不良反应
急性脑卒中早期脱水治疗目标
早期脱水治疗是治疗脑水肿的主要手段
治疗脑水肿的目标
降低颅内压
维持足够的脑灌注,避免缺血恶化
预防继发于脑疝形成的脑损伤
急性脑卒中早期脱水治疗现状
目前主要应用甘露醇脱水
主要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及脑出血者
主要存在问题
适应证掌握不严, 如小量出血、腔隙性梗死的患者滥用脱水治疗
脱水治疗的时机与疗程应用不当
用法不当(剂量、间隔时间、速度等)
对脱水剂的不良反应重视不够
卒中早期脱水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一般在24~48h后出现脑水肿,3~7d达高峰,完全消褪要20d
有些人认为早期甘露醇脱水会使血肿加大,
国人小样本研究未发现甘露醇脱水会使血肿扩大
脱水治疗维持多长时间
按美国卒中学会“指南”不超过3~5d,短期用
个体化治疗
卒中早期脱水药物治疗
甘露醇是目前脱水治疗最重要且应用最广泛的药物
甘露醇的用量
0.25~0.5g/kg,2g/kg·d
成人每日1000ml(20%)(我国药典)
甘露醇应用次数与持续时间
一般不超过5d
每4~6h一次
使用方法:每次50~100g,滴速10ml/min,日100~200g
卒中早期脱水药物治疗
甘露醇的不良反应
反跳
容量负荷
肾功损害
水电解质平衡改变
高渗昏迷
甘露醇应用的原则:
恰当时机、适当剂量、短期个体化治疗
卒中早期脱水药物治疗
甘油制剂(甘油果糖、甘油氯化钠)
既往认为有一定脱水作用,脱水作用温和,无反跳, 但脱水力弱
不良反应:溶血、急性肾衰、血糖升高
激素:一般不用,可加重感染及糖尿病
抢救生命时可短期应用
速尿:利尿脱水,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
内压,可作为甘露醇脱水治疗的补充,或与其联合
应用
卒中早期脱水药物治疗
白蛋白:改变胶体渗透压来脱水,并可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用量:中~大剂量(0.63~2.0g/kg·d),亦有小剂量(10g/d)者
高张盐水(7.5%~10%)
国外有用,国内几乎没人用
不良反应:高钠血症、肺水肿、充血性心衰
卒中早期脱水液体治疗
日输液总量=
24 h尿量+ 蒸发失水量- 内生水量(≈ 24 h尿量+ 800 ml)
发热、高室温时应据红细胞压积加以调整
血肿清除与外科减压
血肿清除
超早期6~12h,最好24h后
幕上出血40ml,幕下20ml
内科治疗无效
活动性出血,血管畸形、动脉瘤、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斑片状出血慎用或忌用
方法:开颅、内镜、立体定向、钻颅
外科减压及脑室引流
清除血肿、消除水肿、外科减压与积水引流是解除继发性脑积水的根本方法
降低脑代谢-亚低温治疗
最常采用亚低温(34 ℃ )
正常供氧时,体温降低1 ℃ ,中枢氧代谢降低5%。
降低高能磷酸盐消耗及减少乳酸堆积
亚低温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预防过度灌注后损伤……,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降温方法:人工冬眠;物理降温(冰帽、冰毯、冰袋、4℃生理盐水灌胃或保留灌肠)
消除脑水肿的其他措施
治疗可以加重颅内压增高因素:低氧、高碳酸血症、高热
床头抬高20o~30o
颅内压升高者应尽量避免应用降血压药、血管扩张药, 以免引起脑低灌注
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液体
镇静治疗
控制血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
包括予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道吸引、翻身排背(体位变动)等,以避免呼吸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
这些措施均会引起短暂(数秒或数分钟)颅内压增高,以咳嗽和呼吸道吸引最为明显。
建议加强雾化吸入,静脉点滴利多卡因(1~2mg/kg)或硫喷妥(1~2mg/kg),防止短暂性颅内压增高。
控制液体
限制入量及 忌用低渗液体
通常情况下,补充0.9%生理盐水,限制其他各种自由水(包括0.45%盐水,5%葡萄糖水、肠内自由水)的进入
脑水肿的原因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