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离子通道iron channels: 跨细胞膜蛋白质分子,对某种离子选择通透,功能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 离子通道研究历史 1955年“通道”概念,发展为H-H模型。 1991年膜片钳获诺贝尔生物学奖。 离子通道特性 门控gating 离子选择性 离子通道分类 激活方式(见图):电压门控离子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s,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ligand gated channels。 离子选择性: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氯通道、阳离子通道等 离子通道分类 钠通道 sodium channels 主要功能:维持细胞膜兴奋性及其传导。 钠通道特征: 电压依赖性,通道开放产生内向钠电流INa; 激活和失活速度快; 有特异激活剂和阻滞剂。 钙通道 calcium channels 钙通道:[Ca2+]o?[Ca2+]i主要途径。 钙通道的类型:钙通道分为电压门控性通道(voltage-gated Ca2+ channels, VGCC)和配体门控性通道(receptor-operated Ca2+ channels, ROCC)。 电压门控钙通道特征:(1)电压依赖性;(2)激活速度、失活速度慢;(3)对离子选择性较低。 钾通道potassium channels 亚型最多,作用最复杂,广泛分布。 离子通道生理功能 决定细胞兴奋性、不应性和传导性。 介导兴奋—收缩耦联、兴奋分泌耦联。 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活动。 参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过程。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完整性。 作用于钠通道药物 局部麻醉药 抗癫痫药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作用于钾通道药物 钾通道阻滞药(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s, PCBs):磺酰脲类降糖药;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钾通道开放药(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 PCOs):超极化、对抗去极化、阻钙重摄取、促Na+-Ca2+交换;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充血性心衰等。 钙通道阻滞药—分类 (一)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L型): Ⅰ.苯烷胺类:维拉帕米 Ⅱ.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莫地平 Ⅲ.地尔硫卓类:地尔硫卓 (二)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Ⅳ.氟桂嗪类:氟桂利嗪 Ⅴ.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 Ⅵ.其他类:哌克昔林 钙通道阻滞药—分类 作用钙通道亚型 Ⅰ:选择性作用于L型钙通道 ; Ⅱ:选择性作用其它型钙通道(如T型); Ⅲ:非选择性。 应用时间 第一代:心血管疗效好,稳定性差、 第二代:高度血管选择性; 第三代:半衰期长,作用持久,其他作用 钙通道阻滞药—药理作用 对心肌作用:①负性肌力;②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硝苯地平-血管,维拉帕米-心脏) 对平滑肌作用:①舒张血管平滑肌(强)。②其他平滑肌(弱):胃肠道、子宫、输尿管、支气管(稍强)。 抗动脉硬化作用(斑块的形成以及稳定)。 对红细胞、血小板作用:①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粘度;②抑制血小板集聚。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钙通道阻滞药—临床应用 高血压(nif,一线,反射性交感兴奋,合并用药) 心绞痛:变异型(nif+β-blocker)、稳定型(all)和不稳定型(ver,dil,nif+β-blocker) 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 脑血管疾病 其他:雷诺病、支哮、动脉粥样硬化等。 钙通道阻滞药—不良反应 外周水肿:nifverdil; nif:头痛、面红、心悸、踝部水肿、钠潴留; ver:便秘、眩晕、头痛、外周水肿、心缓。 dil:头痛、水肿、眩晕、胃肠不适。 禁忌证:严重心衰,病窦、传导阻滞、心缓、低血压。 Anti-arrhythmia drugs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律失常 :心脏节律的异常 心动过缓 – 心率60 /min 心动过塑 – 心率100 /min 抗心律失常药 1.快反应细胞 2.慢反应细胞 3.药物、静息膜电位对动作电位影响。 心脏电生理学基础 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的主要参与电流 心脏电生理学基础 窦房结细胞舒张期除极参与电流 心脏电生理学基础 药物、静息膜电位对动作电位影响。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冲动传导障碍-折返 2.冲动形成障碍 自律性增高(蛙心实验,早搏) 后除极,触发活动 3.基因缺陷 4.离子假说 药物基本作用机制 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除极; 3.消除折返。 药物基本作用机制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 奎尼丁 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 利多卡因 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 氟卡尼 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普萘洛尔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胺碘酮 Ⅳ类: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 奎尼丁 quinidine 药理作用
文档评论(0)